突然,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林大夫!”林婉儿转过头,看到曾经闹事的中年男人带着矿工家属冒雨赶来。他们的身影模糊不清,仿佛被暴雨吞噬,但那股急迫的气息依旧能感受到。他们肩上背着沉重的麻袋,麻袋上沾着明显的煤灰,那些黑色的灰尘随着雨水不断洇出,形成一条条漆黑的溪流,顺着他们的身躯和麻袋流淌。这些人是这片土地的见证者,身上带着岁月的印记,也带来了某种不容忽视的重量。
“这是老矿区最后一批棉籽饼肥!”那名中年男人气喘吁吁地说道,语气里带着无比的决绝与希望。这些棉籽饼肥,仿佛承载着矿区过去的历史,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林婉儿接过那沉甸甸的麻袋,感受到那股来自土地的沉默力量。
就在这时,文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沙哑而坚定:“扶我去看三七苗!”他披着顾辰逸的西装外套,虽显得有些不合身,但依然坚毅地站立着。输液管依然连接在他瘦弱的手臂上,隐约可见其中流动的液体,显得有些突兀而陌生。然而,他眼中的光芒依旧锐利,仿佛穿越了岁月,直视前方。“你们看这断茎处的黄汁——古人称‘药泪’,须以陈醋调和外敷……”他的话语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权威感。
林婉儿微微蹲下身,视线紧紧锁定在三七苗的断茎处。那一滴黄汁缓缓地从断茎的伤口处渗出,宛如晶莹的泪滴,仿佛承载了千年的药理与智慧。她小心翼翼地取下陈醋,按照文老的指示,将其调和后,轻轻外敷在断茎的伤口上。那药液在伤口上流动,似乎瞬间与植物的生命力融为一体。
整个场景仿佛被暴雨中的一丝光芒所照亮,林婉儿与文老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眼前的风雨,还有那沉淀在历史中的智慧与责任。这片药田,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与愿望,而她,也将继续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七日后的清晨,百草堂前的木芙蓉正盛开,花朵粉嫩、娇嫩,阳光透过轻柔的树影洒在花瓣上,泛起柔和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与泥土气息,宁静的早晨在温暖的光线下显得尤为安详。文老坐在藤椅上,依旧身穿那件旧袍,苍老的面庞上带着岁月的痕迹,但眼中却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智慧与沉稳。他的腕间仍贴着留置针,虽然身体略显虚弱,但那种久经沙场的坚韧依然未曾改变。
文老手握药杵,稳稳地叩击着药臼,药粉在其中翻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每一击都在传递着某种古老的医道。他低声说道:“手要稳,心要静。”他的声音虽然轻缓,却极具穿透力,仿佛在为身旁的病人传递着某种无声的力量。“这浮小麦须炒至卦色——就是土黄带三分焦。”每一字每一顿,都似乎在强调医术中的精准与细致。
林婉儿站在一旁,微笑着将温热的茶盏递到文老面前。她的目光柔和,透着一丝关切与温暖,仿佛这一刻,百草堂内的一切都与她的心意息息相关。她知道,这些细微的治疗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深厚的医道,文老的言传身教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顾辰逸也在旁边,他虽然穿着西装,但口袋里那截未曾点燃的艾条,却显得与他整洁的外表格格不入。他正跟着大师兄学习制艾绒,一丝不苟地切割和处理每一根艾条,似乎在吸收着这古老的治病技艺。尽管他此刻身着西装,但那一截艾条和他手中灵巧的动作却在无形中彰显出他对这门古老医术的尊重与热情。
正当大家专心投入在自己的事情中时,老孙头急匆匆地从外面走进,手里拎着一个玻璃罐,脸上带着明显的兴奋。“林大夫!”他大声呼喊,急步走来,“我孙子在药田发现了个稀有物品!”他激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他将玻璃罐小心地递到林婉儿面前,罐中陶器的土壤中蜷缩着一粒朱红色的种子,颜色鲜艳、光泽独特,仿佛这颗种子并不属于这片土地,而是从另一个时空中带来的一份神秘遗产。林婉儿的目光被这颗种子牢牢吸引,她轻轻拾起陶器,心中隐约有种预感,这颗种子或许与百草堂的使命和历史有着某种不可言喻的联系。
文老见状,目光骤然变得更加凝重。他伸手拿过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那颗种子。随着镜片下的细节逐渐清晰,种子表面的纹理与色泽展现出一股久远的气息。文老的手微微颤抖,久久没有说话。终于,他低声开口,声音中带着深深的震动:“这是师父临终前提过的‘血珀三七’……”他话音未落,眼中已经涌上了泪水。文老将放大镜放下,双手合十,眼神复杂而深沉,“原以为绝种了……”他说着,泪水终于滑落,眼中的痛惜与怀念交织在一起。
林婉儿站在一旁,感受着文老情感的波动,她的心头也涌上了一股无法言喻的情感。这颗种子,不仅仅是一颗普通的种子,它承载了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它可能是百草堂与古老医术之间那段失落的联系,也是师父曾经留下的生命印记。
整个百草堂似乎被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气息笼罩,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而那颗朱红色的种子,也成了这片古老药田中的新生与希望。
喜欢药香伴仁心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药香伴仁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