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宁静的江南水乡,有一座古老而精致的深闺宅院,名为“思君苑”。庭院四周环绕着潺潺的溪流,溪上横跨着一座小巧的石桥。庭院之中,繁花似锦,有娇艳的牡丹、淡雅的茉莉,还有那攀援在墙垣上的蔷薇,微风拂过,花香四溢。然而,这满园的芬芳却无法驱散深闺之中那浓重的愁绪。
深闺里的女子名叫嫣红,她生得国色天香,眉如远黛,眸若星子,唇似樱桃。嫣红的夫君逸尘,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生,三年前为了进京赶考,踏上了漫漫的求仕之路,从此便杳无音信。
嫣红有一个忠心耿耿的丫鬟,名叫翠柳。翠柳每日陪伴在嫣红左右,眼见着嫣红的思念与日俱增,心中满是担忧。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嫣红的床榻上。嫣红早早地便醒了,她坐在窗前的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发呆。她的手中拿着一把玉梳,那是逸尘送她的定情之物。
翠柳端着一盆清水走进房间,轻声说道:“小姐,您洗漱一下吧。您看您,这几日又消瘦了不少。”嫣红轻轻叹了口气,说:“翠柳,没有逸尘的消息,我吃不下也睡不着。”翠柳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小姐,公子肯定是在京城忙于科举之事,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等公子回来看到您这样憔悴,会心疼的。”
夜晚,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思君苑的每一个角落。嫣红躺在那张宽大的床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她缓缓闭上双眼,进入了幽梦之中。
在梦中,她看到逸尘骑着一匹白马,缓缓地朝着思君苑走来。逸尘身着一袭蓝色的长袍,头戴方巾,风度翩翩。 “嫣红,我回来了。”逸尘的声音温柔而深情。 嫣红惊喜地奔出房门,朝着逸尘跑去,眼中满是泪水:“逸尘,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了你好久好久。” 逸尘翻身下马,紧紧地抱住嫣红,说:“嫣红,科举之路艰辛,但我心中一直念着你,如今我终于高中,回来与你团聚。”
逸尘牵着嫣红的手,漫步在庭院之中。他们走过牡丹花丛,牡丹似乎也为他们的重逢而绽放得更加艳丽。他们来到溪边的石桥上,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演奏着欢快的乐曲。
突然,一阵乌云遮住了明月,天色变得昏暗起来。逸尘的面容变得有些模糊,他的声音也变得遥远:“嫣红,朝堂之上突然有紧急之事,我必须即刻回去。” 嫣红紧紧地抓住逸尘的衣袖,苦苦哀求:“逸尘,不要走,不要留下我一个人。”可是逸尘还是挣脱了她的手,骑上白马,疾驰而去。嫣红从梦中惊醒,泪水湿透了枕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嫣红的思念愈发浓烈。她常常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望着远方的道路,希望能看到逸尘归来的身影。一天,一个云游的道士路过思君苑。翠柳将道士请进院子,嫣红赶忙上前询问:“道长,您见多识广,可曾听闻一位名叫逸尘的书生在京城的消息?”道士掐指一算,说:“我观天象,京城近日来局势复杂,官场动荡。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忧,命数自有定数。”
嫣红听了,心中更加不安。夜晚,她再次入睡,又进入了梦中。在梦中,逸尘出现在一个昏暗的宫殿之中。 “嫣红,我在京城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现在处境危险。”逸尘的声音充满了忧虑。 嫣红哭着说:“逸尘,你一定要小心,我会一直为你祈祷的。”
从这个梦中醒来后,嫣红开始在佛堂里日夜诵经,祈求神灵保佑逸尘平安。她还拿出自己的积蓄,让翠柳去请当地最有名的画师画了一幅逸尘的画像。她将画像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每日对着画像诉说思念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嫣红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她的脸色苍白,身形消瘦,原本灵动的双眸也失去了光彩。翠柳四处求医,可医生们都说嫣红是相思成疾,需要解开心中的郁结才能康复。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一位信使来到了思君苑。嫣红听到消息,激动地从床上坐起,以为是逸尘的来信。然而,信使带来的却是一个噩耗。原来,逸尘在京城得罪了权贵,被诬陷下狱,最终不堪折磨,含冤而死。
嫣红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她的身体晃了晃,差点昏厥过去。翠柳在一旁扶住她,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下来。
夜晚,嫣红躺在床榻上,眼神空洞。她知道,她的逸尘再也不会回来了。她缓缓闭上双眼,进入了最后的幽梦。
在梦中,逸尘还是当初离开时的模样。他微笑着走向嫣红,说:“嫣红,不要伤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嫣红扑进逸尘的怀里,说:“逸尘,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逸尘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嫣红,我们的爱情会永远留在这深闺幽梦之中。”
在现实中,嫣红的生命渐渐消逝。她对逸尘的思念,她的君归之念,永远地留在了深闺幽梦之间。思君苑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凄凉,仿佛也在为这一段悲惨的爱情而哭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