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端了一个巴掌大的草篮子。
这个草篮子是编草帽剩下来的蒲草,林青为了不浪费,编了一个水果篮。
每次休息的摘摘浆果,浆果在山泉下冲洗干净,就放在这种草篮子里控水。
吃不完的就放在有太阳的通风处,慢慢就会风干成果干。
这种果干,等到冬天煮粥的时候,放一把进去,粥也会变得香甜起来。
她还用长草编了带手提袋的扁平的篮子。
可以挂在竹竿上,挂起来晾晒。
这样不占地方,又很方便携带。
燥热的酷暑,在这场雨落下后。
穿着短裤和短袖的林青感觉到了凉意。
在平台上用手接雨水,玩了一会儿,忽然就打了一个喷嚏。
林青赶紧回了卧室,把收起来的长袖运动套装,找出来换上了。
这阵子,因为每天日照得有十五六个小时。
不到六点,明晃晃的太阳就挂在了头顶。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会慢慢的下山。
林青早早的把长袖和外套都晒晒收起来了。
没想到这场雨才刚下,气温就降的这么快。
下雨天,就是用来休息的。
林青添了一根柴,又把专门熬汤水的小锅子放在了炉口。
添了半锅水,一大把剪下来的葱白。
葱白是辛辣的,生吃会直冲鼻子。
葱白熬水对于预防感冒,总是管用的。
就是不太好喝,林青抬头正好看到装干果的小篮子。
她采摘的干果大部分都是甜甜的 。
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看起来像枣子一样的果子。
明明也红彤彤的,入口就酸的人龇牙咧嘴。
林青一共摘了十几颗,想试试是不是能代替醋,做个糖醋鸡肉里脊。
后面一直忙,这个酸果子就晒干成了黑乌乌的颜色。
为了和其他的甜味的干果区分开,就把它单独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晒成干果之后,就更酸了。
她捏了一颗,和葱白一起煮。
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野姜,不然可以做红糖姜茶。
出乎意料的,酸果子葱白水,加了一块红糖之后。
味道变得好喝起来 。
热乎乎的,酸酸甜甜的。
酸果子中和了葱白的辣,红糖又是甜的。
一碗下肚,林青觉得整个人都热乎乎的。
等雨停了可以考虑多摘一些,晒干以后煮水喝。
或者是做成酸甜口的果酱,都用得着。
盛夏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
山洞的岩壁上,还在滴答答的滚落着雨滴。
鸡妈妈已经带着鸡崽崽们,活跃在草丛中了。
草丛中的虫鸣啾啾,热闹的很。
正适合鸡崽崽们学习捉虫子。
小鹅依然欢快无比,水漫了稻田,它们就到处在有水的地方撒欢。
五彩团子们,纷纷钻了出来,站在藤蔓是叶片上,时不时的啾啾啾,时不时的低头喝雨珠。
鹅卵石的小路被冲刷的干干净净。
林青爬上了梯子,检查屋顶。
惊喜的发现,木条子被打湿后,钻子更好下手了。
竹钉子的干燥的,木条子是湿的,反而更不容易折断了。
趁着这个湿漉漉的劲,林青赶紧将剩下的木条子都钉好。
把长短不齐的屋檐,锯成相同的长度,就可以往上铺屋顶了。
外面下暴雨,屋里下大雨。
好处就就是不用打水洗地了。
幸亏地上她事先已经铺好了鹅卵石。
也用个木墩子,简单的夯了一遍地面。
大半个鹅卵石都没入了土里,屋里的泥地,并没有想象中的泥泞。
只需要把之前的砂砾,用米浆水和山药浆水混合好,铺满整个地面,等晾干就行了。
米浆水是磨碎的野米熬的,新米的筋性大。
不停的搅拌后,变得很粘稠,混入砂砾中,再把搅拌好的胶泥也一起混进去。
两桶混合物倒下去,刚刚好铺了室内的地面。
林青穿了木块做的高底鞋,慢慢的把地面抹平。
退出了石头屋子。
这次的石头房子,吸取了之前小木屋的不足。
林青做了两个窗户,窗户现在是空的,天气一热,风一吹,大概两三天,地面就可以干透了。
窗户现在不用封,冬天用草帘子封好,再用木板在外面顶一圈,就行了。
接下来是用长草和蒲草编席子,这个席子是用来盖在房顶的。
需要编成长长的一条,从正面的屋檐,一直到背面的屋檐。
两边用绳子拴着石头,中间屋脊的地方用长条石压住。
最后压上用长草捆好的草个子。
就算完工了 。
和涂满了泥巴的小木屋做对比,石头房子简直是貌美担当。
尤其是一场雨后,小木屋顶上糊的泥巴,突然冒出一层小草。
远远的看上去,有点像地摊上两元一个那种草娃娃。
黑泥的墙体,绿茸茸的屋顶。
还好这里只有她一个人,但凡有第二人看到,就一定会乐的直不起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