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菊飘香,紫禁城内一派喜气洋洋。今日,是皇上六十大寿,整个皇城都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氛围中。红墙黄瓦间,张灯结彩,宫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为这场盛大的庆典做着最后的准备。
辰时初刻,随着一阵悠扬的钟鼓声,寿宴正式拉开序幕。皇上身着龙袍,端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龙颜大悦,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威严与慈祥。大殿之下,群臣跪拜,山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
献礼环节,众臣纷纷献上精心准备的寿礼,有稀世珍宝,有名家字画,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彰显着臣子们对皇上的忠心与敬意。然而,在这众多寿礼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二皇子妃楚晚歌的琵琶独奏。
楚晚歌,出身名门,自幼便精通音律,尤其擅长琵琶。只见她身着一袭素雅的云锦长裙,发髻高挽,珠翠点缀,宛如仙子下凡。她缓缓走到大殿中央,轻启朱唇,对皇上微微一福,随即抱起桌上的琵琶,轻拨琴弦。
一曲《阳春白雪》悠然响起,旋律清新脱俗,宛如山间清泉潺潺流过,又似林间鸟鸣声声入耳。皇上听得如痴如醉,群臣也纷纷侧目,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皇上龙颜大悦,连声称赞,并赐给楚晚歌一对镶嵌着宝石的玉如意,以示嘉奖。
此时,坐在一旁的三皇子陆槿川,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三皇子妃安知夏,只见她正静静地坐着,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似乎并未被这场面所动容。
陆槿川心中暗自思量,安知夏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舞蹈,更是京城一绝。今日,她又会如何为父皇献礼呢?
正当陆槿川思绪万千之际,只听太监总管尖着嗓子喊道:“接下来,有请三皇子妃安知夏,为皇上献上精心准备的寿礼!”
安知夏闻言,缓缓站起身,对着皇上微微一福,随即走向大殿的另一侧。那里,早已备好了一方舞台,四周垂着轻纱,中央摆放着一架古筝和一袭华丽的舞衣。
安知夏走到舞台中央,轻轻掀开轻纱,露出里面的舞衣。那是一件用金线绣着繁复图案的华服,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她去偏殿换上舞衣,随即走到古筝前,轻拨琴弦,试音完毕,便缓缓起身,准备起舞。
就在那一瞬间,一阵激昂澎湃、震撼人心的鼓点骤然响起!如同惊涛拍岸一般,瞬间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氛围。而伴随着这阵激烈的鼓声,安知夏那娇小玲珑的身形也如同一朵被春风拂动的花朵般轻轻摇曳起来。
只见她身姿轻盈似燕,脚步灵动若风,每迈出一步都是那么地恰到好处,宛如在冰面上翩翩起舞的仙子,又恰似在云端漫步的精灵。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那激昂的音乐完美契合,仿佛两者早已浑然一体,不分彼此。
当乐曲进入到高潮部分时,安知夏的舞姿也变得愈发精彩绝伦。她时而如潺潺流水般轻柔婉约,那柔软的腰肢和舒展的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时而又如狂风骤雨般刚猛有力,快速旋转的身躯和凌厉的踢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特别是在表现《十面埋伏》中的紧张气氛时,安知夏更是全情投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舞蹈之中。她的眼神犀利如剑,表情凝重而专注,每一次跳跃、转身都充满了力量感,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厮杀场景。
整个舞台因为安知夏的存在而焕发出熠熠光彩,她用自己精湛的舞技将这首经典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大殿内的众人,无不被这震撼人心的舞蹈所吸引。他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听到了战鼓雷动,感受到了那份生死存亡的紧张与悲壮。皇上更是看得目不转睛,连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一曲终了,安知夏以一个完美的姿势定格在空中,随即缓缓落地,收势如虹。大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群臣纷纷起身,向安知夏投去敬佩的目光。皇上更是龙颜大悦,连声称赞道:“好!好!好一个《十面埋伏》!三皇子妃真是才情出众,朕心甚慰!”
“赏三皇子妃南海珍珠十颗”
安知夏双手接过玉如意,恭敬地说道:“谢父皇隆恩。儿臣祝父皇安乐康健,福寿绵长。”
此时,陆槿川也站起身,走到安知夏身边,眼中满是赞赏与柔情。他轻声说道:“知夏,你今日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这《十面埋伏》一舞,不仅震惊了满座宾客,更让父皇对你刮目相看。”
安知夏微微一笑,说道:“殿下过誉了。臣妾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为父皇的寿宴增添一份喜庆罢了。”
说着,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这场寿宴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二皇子妃楚晚歌虽然表面上对安知夏的舞蹈表示赞赏,但心中却暗自嫉妒。她深知,自己虽然精通音律,但在舞蹈方面却远不及安知夏。今日这一舞,无疑让安知夏在皇上和群臣面前大放异彩,也让她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