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听后,更是怒不可遏,拔刀相向,立即就要斩杀贾闰甫。
王伯当等人急忙劝阻,贾闰甫才得以脱身,随后他找到时机逃往了熊州暂且不提。
王伯当则继续劝道:“义士之心,不以存亡易节。明公若执意东行,伯当愿与您同生共死。只是此举恐无益于事。”
然而李密心意已决。这个曾与李渊争天下的枭雄,终究难逃命运的捉弄。稠桑之夜,成为他人生最后的转折点。
《旧唐书》记载:“密既负其才智,常怀觖望。”这场惊变,不仅改变了李密的命运,也影响了唐初统一战争的进程。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寒风刺骨。李密在稠桑驿馆中扣押了前来传诏的唐朝使者,将其斩杀。李密终于还是撕下了最后的面具,再次成为欲与李渊争霸天下的枭雄。
按照李密的暴动计划,黎明时分,他亲率数十名男扮女装的亲信军兵来到桃林县城下。
唐初的桃林主要指位于潼关的桃林塞,即今日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位于潼关的东北方向,两地相距约60里(30公里)。这一地区在春秋时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曾在春秋时期派詹嘉驻守桃林塞,以断绝秦国与东方诸侯国的联系。此外,唐初桃林塞隶属弘农郡华阴县东的潼关,这一地区在唐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唐玄宗时期,桃林县被改名为灵宝县,因为唐玄宗认为此处有灵宝符,与道教有关。
李密率众来到桃林城下,他神色自若地对守城官员说:“本官奉诏暂返京师,家眷欲暂居县城,请行个方便。”
守官见是光禄卿李密亲至,不知有诈,亦不敢怠慢,连忙开门相迎。
李密身后跟着数十名男扮女装的“女眷”,皆着宽大裙裾,头戴幂篱(一种面罩)。这些“女眷”步履轻盈,举止端庄,守军不疑有他。待入县衙后,忽闻一声哨响,“女眷”们掀开幂篱,露出精壮面容,从裙下抽出利刃,瞬间控制了县衙。
守官这才发觉这些妇人都是李密精心挑选的死士,假扮女眷混入城中。占据桃林后,李密立即开仓放粮,招募壮丁。他深知时间紧迫,不敢久留,当即率众出城,直奔南山险道。但李密命随行将士对外宣称其部队将东进洛阳。
此处南山指的是位于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附近的熊耳山,是李密南逃的必经之路。
熊耳山海拔1569米,是秦岭的一条支脉,也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因主峰双峰向中倾斜,状似熊耳而得名,自古为道教圣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熊耳山风景区不仅有秀美的山水,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常年水温49.5度,富含硫、氟、钙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景区内有多个景点,如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大孤山、小孤山、梳妆楼、朝阳洞等。
熊耳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适合广大读者朋友们携老人、孩子前往游玩,感受道教文化,享受独特的温泉。
临行前,李密派士卒乘快马赶往伊州,命旧将张善相率兵接应。
张善相是唐初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他生于隋炀帝大业末年,是今河南许昌市襄城县人。张善相在李密战败后,以许州归唐。
隋唐时期的许州,即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许州治所在颍川县,大业初年改为颍川郡,辖14县,包括长葛、许昌、鄢陵等。唐朝时,武德四年(621年)恢复许州的名字,并在天宝元年(742年)一度改为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为许州。
许昌(许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许昌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非常繁荣。许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称为“许”,因许由在此牧耕而得名。夏朝时,这里曾建都阳翟(今禹州市)。春秋战国时期,许地为郑、楚所据,先后分属韩、魏、楚等国。秦朝时设立颍川郡,治阳翟。东汉时期,曹操迁都许都,许昌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进一步促进了许昌的经济发展。三国时期,许州为魏五都之一,魏文帝曹丕改为许昌。
许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唐代着名画家吴道子。今许昌还是中国花木之乡,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及众多旅游景点,如曹魏古城、春秋楼、灞陵桥、许昌博物馆和许都公园等。曹魏古城是三国时期曹操的治所,充满了历史气息;春秋楼是着名的古建筑群,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美艺术;灞陵桥因三国传说而闻名;许昌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今日许昌更有商界传奇“胖东来”,胖东来大型超市,其影响力不仅限于许昌,其“虹吸效应”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带动周边商业发展。通过与当地文化的结合,胖东来提升了许昌的城市形象,成为许昌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