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扭头看向父亲,眼中满是不解和愤怒:“父亲,您怎还能对官府抱有幻想?祖父所受的苦难难道就这么算了?”
曹武长叹一口气:“逸儿,为父又何尝忘记那血海深仇,但冲动行事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祖父身子微微颤抖,双手握拳,声音低沉而压抑:“逸儿,莫要再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可也不能因此就对官府全然失去希望。”
曹逸咬牙切齿道:“希望?当年他们对我们家的冤屈视而不见,如今又怎会主持公道!”
曹帅和曹相也面露悲愤之色,屋内的气氛愈发沉重,仿佛被无尽的仇恨所笼罩。
突然,曹逸昂着头,双目炯炯有神,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紧咬着牙关,面部因激动而微微涨红,他双手握拳,青筋暴起,大声吼道:“少年当立凌云志,改世间法!” 那神情中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对不公的愤懑,仿佛已经做好了与一切阻碍对抗的准备。
祖父被他这话气得身子晃了晃,父亲赶紧上前扶住。祖父怒目圆睁,喘着粗气说道:“逆子!你这是要无法无天!在这世间,王法在上,伦理纲常在前,岂容你胡来!你若一意孤行,莫说家族容不下你,这天下也没有你的立足之地!”
父亲也怒喝道:“逸儿,还不快向祖父认错!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你怎能说得出口!”
曹逸却梗着脖子,一脸倔强,“我没错!少年当立凌云志,改世间法!这世间不公,我为何不能去改变?”
房间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而压抑。祖父站在那里,脸色阴沉,目光中透着失望和无奈。曹逸别过头去,那紧绷的侧脸线条显示出他内心的倔强。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稀薄起来,让人感到呼吸困难。墙上挂着的字画静静地悬着,此时却像是在默默审视着这场僵持。角落里的炉火明明烧得正旺,却无法给这冰冷的氛围增添一丝温暖。
寂静中,只有偶尔传来的窗外寒风呼啸声,更凸显出屋内的沉默和紧张。
少顷,曹逸终于低下头,说道:“孙儿知错。”
祖父脸色稍缓,重新坐了下来,说道:“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切不可再有这般危险极端的想法。做人要有敬畏之心,要守规矩,莫要凭着一时意气胡作非为。”
父亲也说道:“这次你能及时认错,还有悔改的机会。往后行事,多想想后果,莫要再让祖父和我失望。”
曹逸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祖父,父亲,我一定会改变世间的法,让百姓不再受苦。”
祖父闻言,先是一惊,而后长叹一口气:“孩子啊,想法虽好,可这谈何容易?世间之法,历经岁月沉淀,盘根错节,岂是你一人能轻易改变的?”
曹逸毫不退缩,朗声道:“正因艰难,才更要去做。若人人都畏惧不前,这世间的不公何时才能消除?”曹帅和曹相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
曹帅走上前一步,大声说道:“二弟,大哥支持你!咱们兄弟齐心,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曹相也满脸激动,喊道:“哥,我也跟你一起!”
祖父和父亲看着三个孩子,神色复杂。
祖父缓缓站起身来,说道:“你们这几个孩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莽撞行事。”
父亲也说道:“是啊,你们有此志向是好,但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莫要一时冲动,反而害了自己。”
曹逸看着祖父和父亲,说道:“祖父,父亲,我们不是冲动,我们会谨慎行事的。”
曹帅接着道:“我们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曹相也用力地点点头。
祖父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在堂屋好好想想。”
众人应声离开,祖父坐在椅子上,目光变得悠远,想起了那在逃亡中为了救自己引开追兵的孩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追兵的马蹄声和呼喊声在身后紧逼。曹轩望着祖父,眼神坚定而决绝,他说:“父亲,您先走,我去引开他们!”说完,便义无反顾地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去。
祖父的眼眶湿润了,心中满是痛苦和愧疚。那孩子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可如今生死未卜。
不知过了多久,祖父重重地叹了口气,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祖母走了进来。
她疑惑地问道:“夫君,你这是咋啦?怎么一个人在这暗自神伤?”
祖父长叹一口气,声音颤抖地说道:“夫人,你不知道,我想起了轩儿……”
祖母一脸茫然,问道:“轩儿?轩儿怎么啦?”
祖父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哽咽着说:“当年逃亡的时候,追兵在后紧逼,轩儿为了让我脱身,他主动去引开了追兵,从此就生死未卜……”
祖母听了,身子一颤,泪水也瞬间涌了出来,“原来是这样,这孩子……怎么这么傻。”
祖父悲戚地说道:“他是孝顺啊,都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