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恭敬地站在一旁,认真聆听着夫子的教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回应道:“夫子放心,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夫子时刻关注着曹逸的进展,不断给予指导和鼓励。
这一日,李夫子将曹逸单独叫到书房,面色凝重地说道:“逸儿,为师当年科考,也是历经波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心态要稳。考场上切莫慌张,需沉着冷静,看清题目再作答。”
曹逸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地听着。
李夫子继续说道:“答题时,思路要清晰,条理分明。文章要有起承转合,观点要独到新颖,却又不可过于标新立异。为师当年便是因文章太过激进,险些名落孙山。”
他轻拍曹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还有,书写务必工整,莫因字迹潦草而丢分。这些都是为师的经验之谈,你可要牢记在心。”
曹逸郑重地说道:“夫子的教诲,学生定铭记于心。”
李夫子有时望着曹逸那专注刻苦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分。他看着曹逸在书卷中畅游,思绪敏捷,见解独到,心中满是赞叹:“这孩子,真是天赋异禀啊!无论是诗词文章,还是经史子集,他总能迅速领悟其中的精髓,举一反三。如此聪慧的头脑,若能持之以恒,未来必是前途无量。”
在某些静谧的夜晚,当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李夫子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静坐沉思时,那些过往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自己出生在那偏远的小村庄,家境贫寒,父母为了供他读书,日夜操劳,节衣缩食。他自幼便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发愤图强,日夜苦读。
那些年,他孤灯相伴,寒冬腊月里,冻僵的手指仍执着地握着笔,呵出的白气在眼前缭绕,可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专注地在纸上书写着自己的梦想;炎炎夏日中,汗流浃背也不曾放下书卷,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他只是随手一挥,便又沉浸于书中的世界。每一个清晨,他是最早起来诵读的那个人;每一个夜晚,他总是在家人都睡去后,还在微弱的烛光下苦思冥想。
好不容易考中秀才,本以为是迈向辉煌的第一步,却未曾想,前方的道路竟是如此崎岖坎坷。他满心欢喜地准备着进一步的考试,却发现竞争之激烈远超他的想象。那些富家子弟,有着优渥的条件,请着名师指导,还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参阅。而他,只能依靠自己那几本翻得破旧的书籍,和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时间慢慢过去,曹逸风雨无阻的过着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清晨,他早早起身练武,一招一式都倾注着他的专注与热情。阳光洒在他矫健的身姿上,映出他坚毅的轮廓。
学堂里,他全神贯注地聆听夫子的教诲,奋笔疾书,积极回答问题,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勤奋。
每逢休假日,曹逸都会回村里看望家人。长辈和兄弟姐妹总是满心欢喜地迎接他的归来。
二爷会根据曹逸的学武进度,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和技巧,然后认真地为他制定更为合理的习武计划。若是发现曹逸在某些招式上还有不足,二爷便会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导,直至曹逸掌握为止。
二娘则会根据曹逸练武的消耗,精心调整用餐计划。她会去集市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为曹逸烹制营养丰富的饭菜。看着曹逸吃得津津有味,二娘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三姐也没闲着,她心灵手巧,总会给曹逸做衣服。她仔细地挑选布料,一针一线地缝着,每一个针脚都饱含着对弟弟的关爱。有时为了在衣服上绣出一个精美的图案,三姐会熬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却丝毫不觉得辛苦。当曹逸穿上三姐做的新衣服时,那合身的剪裁和细腻的做工,让他心里暖暖的。
在家人的关爱与支持下,曹逸的武艺日益精进,身体也越发健壮。
喜欢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