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攻打倭国这件事情啊,太子他之前也曾跟朕提起过。不过呢,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还是向北征伐。必须得先把那蒙古给收拾掉,狠狠地削弱他们各个部落的实力,彻底粉碎他们想要重新统一的妄想!”
朱棣面色凝重地说道。
说来也是有趣,想当初,朱吾能在观看电视剧《大明风华》之时,对于朱棣为何要不辞辛劳地发动五次北征,一直感到十分费解。
毕竟这可是个相当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动作啊,尤其是后面的三次北征,数十万的明军将士们,竟然连阿鲁台的主力军都没能找着。
最后,就连朱棣本人也不幸在第五次北征的路上去世了,让朱吾能觉得朱棣挺不值的。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奇妙的转折与巧合,因为朱瞻基突然开的金手指,所以朱吾能意外地结识了朱棣一家人,并随着彼此交往的逐渐深入,他开始对朱棣坚持不懈地北征之举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
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经成功地击溃了北元朝廷。
但即便如此,来自蒙古人的威胁却远远没有被彻底消除干净。
经过分裂之后,如今的瓦剌、鞑靼以及兀良哈等三个部分的蒙古势力依然如同猛虎一般盘踞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
特别是在建文帝统治时期,那嚣张跋扈的鞑靼更是屡次破关而入,甚至还有一次直接攻陷了军事重地大同城。
由此可见,尽管北元朝廷已不复存在,但它所残留下来的强大号召力仍旧不容小觑。
只要哪天冒出一个野心勃勃且极具领导才能的枭雄人物来,将这些分散的蒙古各部统一起来,那么毫无疑问将会对大明王朝构成极为致命的巨大威胁。
朱吾能想:因此,朱棣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连续发起五次北征,誓要将这一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伯父,您说得对!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打仗这种事儿我不懂。但是,据我所知,那蒙古部落虽说生产力稍显不足,可他们的战斗力却是相当强悍!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是游牧民族,让人难以寻觅其踪迹,所以想要对付他们着实不易。
我有个法子,我们现代有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凭借这个利器,就能精准地定位到他们的主力部队究竟藏身何处。如此一来,您们在作战时岂不是能够事半功倍啦?”
朱吾能越说越是兴奋,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朱棣听后,满脸好奇地追问道:“无人机?”
一旁的朱高炽、姚广孝和朱瞻基也纷纷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紧紧盯着朱吾能,似乎迫不及待想从他口中得知更多关于这神秘无人机的信息。
朱吾能见状,赶忙解释道:“你们不是都看过无人机吗?之前我给阿狸的 300 人与 3 万人大战的视频资料,当时那场战役里就用到了无人机!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当中,无人机可谓用途广泛,几乎无所不能。而放在你们这个时代,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充当侦察兵啦,可以帮助咱们迅速掌握敌军的动向。”
经朱吾能这么一提醒,朱棣恍然大悟般拍了下大腿,应声道:“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带着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小家伙对吧?”
“我们现代有很多的通讯设备,你们在战争中都可以用到,我不是还给特种兵配了电台吗?北征时,如果每一个部队都配台电台,可以方便你们互相指挥联系,发现敌情也可以及时汇报。”
“父王,这特战部队经过这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已经卓有成效!待到北征之时,他们必定能够大显神威,成为战场上的一把利剑,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啊!至于其他方面,诸如粮草、军需等所有相关事宜,儿臣自当全力以赴,妥善安排,确保万无一失。此次出征,咱们定要一战功成,将那蒙古一举击溃!”
朱高炽一脸自信地向朱棣禀报着,言辞之间充满了豪情壮志。
汇报完毕后,他还不忘偷偷瞄上几眼站在一旁的朱吾能。
朱吾能赶忙上前一步,对着朱棣抱拳施礼道:“伯父放心,侄儿也定会全力协助大哥,共同筹备粮草军需之事,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说话间,他还特意扬了扬自己那满是污渍的衣袖,上面好大一块都脏兮兮的,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一直在旁观察的姚广孝突然开口发问:“施主,听闻你今日本该与皇孙一同游览南京城才对,怎地弄得这般狼狈模样?莫不是皇孙带你去斗蟋蟀了不成?瞧瞧你这袖子,竟如此肮脏不堪。”
听到这话,朱吾能心中暗自窃喜,不禁在心里为姚广孝竖起了大拇指,暗叹这位高僧可真是神来之笔,堪称最强助攻啊!
“哎!”
朱吾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张原本还算俊朗的面庞此刻满是哀怨之色,他缓缓开口说道:“伯父,我来到你们大明朝,不论是您老人家,还是皇后娘娘,亦或是我的大哥和太子妃,大家都对我客客气气、照顾有加。然而,今日我与阿狸一同出去游玩时,竟遭遇了如此可怕之事,如今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