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的洗礼往往是最有效的。
当整个金銮殿的地板都被鲜血泡透了!
便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秦墨。
为了确保这次改革能够成功,秦墨几乎可以说是调动了整个炎国所有的大军进入了战备状态。
这一次,他就是要用绝对的力量来压垮所有的不服。
作为一个王,需要刚柔并济。
对待百姓要柔,要以仁义治天下。
而对待自己人却要狠!要有绝对的力量来制衡容易失控的权力。
直到见到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冒头后,秦墨这才让站在门外的文武百官进殿。
当这些官员们进入大殿,踩着那还散发着腥臭味的鲜血之时。
一个个的内心无不胆寒。
这位秦王,可比之前当摄政王的时候还要更加强硬了。
不过,这些还剩下的官员之中,大多数人都是秦墨的支持者。
他们是知道秦墨的脾气的。
只要在大方向上不触犯秦墨的底线,他们就能活的很好。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秦墨在平日里还是很和善的。
所以,最多只是内心暗自警醒自己不能被手中的权力迷惑心智。
否则,今天的一切就是他们的下场。
只有那些底子不干净的家伙,此刻才会被吓到双腿发软,脸色苍白。
不过秦墨懒得理会,这些都是一些小卡拉米了。
大鱼基本上在刚刚已经被肃清。
剩下的,只需要慢慢查即可,只要有证据,那就直接拿下。
“前菜已经吃够了,接下来我们该聊一聊正事了。”秦墨将手中的枪械交给了一旁的士兵后,坐回到了龙椅上。
目光打量着下方的官员们。
道:“相信你们也知道,女帝陛下将会在三天后的黄道吉日进行皇位的禅让,国家也应该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我要宣布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从今以后,改国号‘炎’为‘秦’”
“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炎国的官员,而是大秦的官员,希望你们牢记。”
改国号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为的就是要增强民众的自信心。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民众们对于王朝的更迭其实并没有多少在意。
因为这跟他们没关系。
你是炎国也好,是冰国也罢,无非就是换了一批人上来重新走一遍压榨的道路。
为什么大多数王朝都逃不过终结的命运?
那便是各种制度出了问题。
老百姓们苟且偷生,蒙昧无知。
在压榨之中默默忍受,直到某一天压榨到他们再也无法忍受的时候。
叛乱就发生了。
如果真的能够推翻上一个王朝,那么随着新朝的建立。
可能压榨就会轻上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越来越重。
整个历史就如同一个圆圈,不断地循环往复。
人们很难从失败之中吸取教训。
国家在这种制度下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人民自然不会对国家抱有好感。
人民不对国家抱有好感,也就不会对这个国家有认同,没有认同,逼急了就会造反。
确立一个国家的国号,是每一个新王朝都要做的事情,但很少有人能将其做好。
换名字,可不单单只是换一个名字,而是代表着更换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制度。
是重新建立起国家和民众之间信任的关键!
从名字开始,让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看见,国家在转变,而如果他们还能真切的体会到新王朝带来的好处,便能更容易接受,并信任。
这一点,没有人反对。
秦墨再度开口:“紧接着便是朝廷的改革。”
“原本的六部拆分开来,吏部更名组织部,负责官员的任免等。”
“户部拆分为两个部门,民政部和财政部,民政部管理国家人口统计等,财政部管理国家财务。”
“礼部同样拆分为两个部门,外交部,与教育部。”
“刑部,更名司法部,负责全国上下案件的审判。”
“兵部更名为国防部,负责后勤调动,统筹,协调等职责,但不参与军事指挥与军事调动。”
“军事调动以及战略部署等,由本王组建军委直接负责。”
军政要分开,兵权要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这是重中之重。
秦墨深刻的意识到,兵权才是他最大的底气。
所以必须要将军政分开,单独向他负责,避免出现赵无极那样,身为一个文官却能直接影响到西南省内驻军的情况发生。
另外,还有那些贵族们所拥有的私兵权利,也必须要彻底废除!
在秦墨的地盘上,绝对不允许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哪怕是一名带兵打仗的将军也不行。
在平时,将军们只能拥有练兵权,而无调兵之权。
并且还要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各地军队最高长官需要轮换。
这样一整套下来,军队将不在受到政治的影响,成为存粹的,为了保护国家而存在的暴力机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