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你怎么没在老闫家喝酒呢?”
看到何雨柱回来,易中海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直接调侃起来。
“嗨!一大爷,您又不是不知道,三大爷的酒是那么容易喝的吗?”
面对易中海的调侃,何雨柱无奈回道。
自从有了何晓义,易中海和他说话越发随意起来。
“哈哈,让我猜猜,老闫找你是为了工作的事儿吧?”
面对何雨柱,易中海也不用打哑迷,直接就问了出来。
“您是这个。”何雨柱说完还向着易中海比了一个大拇指。
“三大爷的性子您也知道,无利不起早的人,还能无缘无故的请我吃饭?
还好我留了个心眼,不然非得被他给绕进去。
还得是一大爷您了解他,他一开口你就知道他想干嘛了。”
何雨柱确实觉得易中海挺厉害,不但擅长挥舞道德大棒,人情世故这块也不含糊。
“我只是了解院里人的性子,你当了食堂主任,大家不得凑上来,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前两天东旭还找过我呢,想让你帮忙给淮茹调个岗位,被我给挡了回去。
所以今天老闫一找你,我就知道大概是因为这事儿。
以他的性子,不来找你的话,我反而担心他会有更大的企图。”
既然说到这事儿,易中海也把贾家的事说了出来,他倒不是为了邀功,只是刚好说到这儿,就顺嘴提了一句。
“要不您是晓义的干爷爷呢。”
何雨柱又给易中海点了个赞。
现在不管遇到什么事,易中海完全是站在何雨柱的立场。
听到何雨柱这话,直接把易中海给乐得眉开眼笑的。
何雨柱要说其他的,易中海还没这么高兴呢。
“柱子,你这刚当上食堂主任,以后更得注意,像是任人唯亲这种事儿,绝对不能做。
院儿里的邻居有困难,力所能及的时候帮一下可以,但这得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才行。”
易中海怕后面还有人找上何雨柱帮忙,于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他。
“一大爷,您放心,我肯定听您的。”
易中海说的话也是为了他好,何雨柱自然满口答应下来,模样乖巧得一匹。
“这帮助别人,也得分情况,就像是贾家和闫家,他们两家真的困难吗?
他们两家的困难只是表面上的,家里明明有钱,但是舍不得花,尽想着占别人便宜,这种人,你说怎么帮?
你帮了他,说不准他还在背后骂你是傻子呢。”
既然说到这儿了,易中海也直接把话给说透。
毕竟之前贾家求到他头上,让他帮忙买工位,易中海只是帮着联系了一下,没有出一分钱。
院儿里每家人到底是什么情况,易中海可谓是了如指掌。
易中海也担心这事儿被何雨柱误会,认为他不近人情,自己的徒弟都不帮。
以前是没找到机会,不好开口解释,现在说到这儿了,他肯定得趁机消除隐患。
“一大爷,您说的我懂了,邻里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但得分清楚哪些是想占便宜,哪些是真有困难。”
何雨柱也顺着易中海的话往下说,心里也在感叹,站在他这一头的道德天尊是真的香。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院里还有想找何雨柱帮忙的人,在听到闫家传出来的消息之后,一个个的都偃旗息鼓了。
他们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何雨柱只是食堂主任,也管不到厂里招工的事儿,找他也没用。
除非他们已经在轧钢厂后厨工作,这样还可以让何雨柱帮忙照顾着点儿。
刘家太子刘光齐在月底的时候,在院儿里办了婚宴,这场婚宴肉菜不少,经过何雨柱的烹饪更是美味无比。
食材大部分都是从鸽子市买来的,让刘海忠花了不少钱。
但为了自己的长子,刘海忠倒也舍得,这让院里参加婚宴的人,一个个都夸老刘局气。
毕竟这年月,随个五毛钱的礼,多的都能吃回来,还吃得满嘴是油,是个人都得夸两句。
刘光齐结婚的第二天,就带着媳妇儿和他爹给他在保定的安家费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他爹对他的殷殷期盼。
刘海忠期盼着自己的大儿子能够早些调回四九城,以后好在他膝下尽孝。
更期盼着他能够早点成为领导,让他能够光宗耀祖,他可谓是把所有的期盼,都寄托在了刘光齐的身上。
“老刘,你说咱儿子什么时候才能调回四九城啊?”
刘光齐刚走,二大妈就开始想着自己的大儿子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最少也得当了领导之后再调回来,不然不就白去那么远的地方了吗?应该得好几年才能回来。”
刘海忠虽然也想大儿子,但和儿子能当领导比起来,他情愿儿子在那边多待几年。
“你这一天天的,就想着当领导,自己当不成就让儿子当,不然光齐哪儿用跑那么远去。
这人生地不熟的,光齐过去还不知道会过怎样的苦日子呢,哪儿有留在咱们身边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