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之法
众人在河边驻足,望着那湍急的地下暗河,眉头紧皱,思索着渡河的办法。河水奔腾咆哮,撞击在河岸边的礁石上溅起高高的水花,那声响在这寂静又阴森的洞穴里回荡,更添几分紧张的氛围。
擅长木工的李四率先打破沉默,他环顾四周,看到地上有一些腐朽的木板以及散落的绳索,眼睛一亮,说道:“咱们可以试着用这些木板和绳索拼凑个木筏出来,虽然简陋了些,但总比没有办法强呀。”说罢,他便动手干了起来,其他人也纷纷上前帮忙。
有人清理木板上的青苔和腐坏部分,有人整理着绳索,将它们结成结实的绳结。经过一番忙碌,一个简易的木筏总算拼凑而成,只是看着那歪歪扭扭的模样,众人心里都有些没底。但此刻也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了。
水性最好的王五自告奋勇站出来掌舵,他深吸一口气,率先踏上木筏,随后众人小心翼翼地依次跟上,尽量保持着木筏的平衡。随着王五手中的长杆用力一撑河岸,木筏缓缓离岸,朝着河对岸驶去。
起初还算顺利,可没行多远,木筏便进入了河水湍急的区域。湍急的水流好似一只无形的大手,不断冲击着木筏,试图将它掀翻。木筏在河面上剧烈摇晃起来,众人紧紧抓住木板,脸色变得煞白。
“大家稳住啊,千万别乱动!”王五大声呼喊着,额头上青筋暴起,使出浑身解数用长杆调整着木筏的方向,试图避开那些隐藏在水下的礁石。
突然,一块巨大的礁石出现在前方,眼看木筏就要直直撞上去。王五眼疾手快,猛力一撑,木筏擦着礁石的边缘险险划过,可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木筏上的几人差点掉进河里。
“啊!”有人惊呼出声,原来是一侧的绳索在礁石的摩擦下断开了,木筏开始倾斜,河水不断灌进来。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情况万分危急。
“往左边挪挪,快!”张择端大喊着,众人赶忙配合着往左边挪动身体,试图重新平衡木筏。好在经过一番努力,木筏又渐渐稳住了身形,继续朝着对岸艰难前行。
每一秒都仿佛无比漫长,在众人提心吊胆的注视下,木筏终于缓缓靠近了对岸。王五看准时机,用力一撑,木筏“砰”的一声撞在了岸边的石头上,众人赶忙跳下木筏,踏上了河对岸的土地,劫后余生的感觉让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宝藏迹象
踏上对岸,众人顾不上休息,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查看周围的情况。这里相较于之前所在的地方,显得更加神秘幽深,洞壁上闪烁着一些奇异的微光,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没走多远,他们便看到了一些古老的箱子和陶罐,它们零零散散地放置在角落里,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和斑驳的锈迹,显然已经在这里尘封了许久。
众人围上前去,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箱子里摆放着一些金银饰品,在微光的映照下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这些饰品的样式古朴而精美,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想必有着不菲的价值。
接着又打开了几个陶罐,里面装着一些古旧的书卷,书卷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出记载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奇妙的技艺或是失传已久的药方等等,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
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似乎并不是传说中那能改变汴京命运的宝藏全貌。他们继续往洞穴的深处探索,脚步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回响,仿佛是在和历史对话。
终于,在洞穴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幅巨大的壁画。壁画的色彩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变得有些黯淡,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描绘着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几个关键地点,而其中一处,正是汴京城内的某个重要建筑,张择端觉得,那或许就是最终找到宝藏的关键所在。
众人围在壁画前,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每一个细节,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有的在猜测那建筑究竟是何处,有的在思考如何从这壁画的提示回到汴京去进一步查证,一时间,洞穴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
回城查证
带着从洞穴中获取的线索,张择端等人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收拾好行装,沿着来时的路出了洞穴,然后马不停蹄地朝着汴京城内赶去。
一路上,众人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宝藏的各种可能性,同时也担心这线索会不会出现偏差,万一最终是空欢喜一场可如何是好。
进入汴京后,他们直奔那壁画上标注的建筑而去。那是一座废弃已久的楼阁,楼阁周围荒草丛生,原本精美的飞檐斗拱也已破败不堪,不少地方的瓦片都掉落了,露出了里面的木梁结构,看上去一片荒凉景象。
但众人坚信宝藏线索就在此处,于是开始在楼阁内外仔细搜寻起来。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人在楼阁的一层查看那些残垣断壁,翻找着可能藏有线索的砖石缝隙;有人爬上摇摇欲坠的楼梯,到二楼、三楼去查看那些破旧的房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角落里堆积的灰尘,都要用手拨开查看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