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茂茂心中纵然怒火万丈,可权衡利弊之下,终究还是不得不强行咽下这口恶气。他紧咬嘴唇,双手死死攥住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面上却只能强装镇定,冷冷道:“此事暂且作罢。”
然而,就在这时,几位年轻气盛的侍卫见司马相如此张狂无礼,实在按捺不住心中愤慨,齐声高呼:“休要让这逆臣放肆!”说罢,他们身形如电,毫不犹豫地朝着司马相冲了过去。
司马相虽已年近九旬,可身子骨依旧硬朗。见侍卫们来势汹汹,他陡然双目圆睁,须发皆张,猛地发出一声怒吼。这吼声犹如深山猛虎咆哮,声震殿宇,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磅礴气势。刹那间,整个宫殿似乎都为之震颤。
那几位正往前冲的侍卫,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得脚步一顿,身体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原本坚定的眼神中瞬间充满了恐惧,双腿发软,竟不由自主地瘫倒在地。他们惊恐地望着司马相,仿佛看到了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其余大臣们也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有的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朝堂之上,刚刚稍有缓和的紧张气氛,瞬间又被推至顶点,每个人都清楚,今日这场冲突,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楚茂茂坐在龙椅上,目睹这一切,心中又是惊怒又是无奈。司马相这公然示威的举动,无疑是在他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可眼下局势,他却一时半会儿拿司马相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闹剧继续上演,内心的憋屈如潮水般翻涌不息 。
司马相目光冷峻地扫视一圈朝堂,见众人被自己威慑住,这才缓缓转身面向楚茂茂。他微微躬身,脸上虽带着几分恭敬,可语气却不容置疑:“陛下,老臣深知您心中有气,但老臣之所为,实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这朝堂之上,规矩森严,然陛下今日行事冲动,若不加以约束,恐日后酿成大祸。”
楚茂茂气得脸色铁青,怒喝道:“司马相,你莫要颠倒黑白!朕身为天子,何时轮到你来教训!”
司马相却不为所动,继续侃侃而谈:“陛下,古往今来,圣明之君皆以克制私欲、遵循祖制为要。今日之事,陛下因一时之气便欲惩处老臣,这岂是明君所为?再者,陛下身边奸佞未除,朝堂不稳,若陛下再意气用事,这江山社稷将置于何地?老臣恳请陛下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身言行。”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讲到本朝开国,将那些治国理政、君主自律的大道理一一阐述,说得头头是道,让在场大臣们一时竟无言以对。
待长篇大论说完,司马相顿了顿,目光直视楚茂茂,掷地有声地宣布:“陛下,为了让您能深刻反省,老臣以为,陛下需禁足一月。在此期间,陛下应研读经典,修身养性,体悟治国之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一片哗然。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有的面露震惊,有的则暗自皱眉。这司马相竟然敢公然要求皇帝禁足,简直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楚茂茂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司马相,声音颤抖地骂道:“司马相,你……你这是大逆不道!朕乃九五之尊,岂容你这般肆意摆布!”
司马相却毫不退缩,挺直腰杆,高声道:“陛下若不肯听从老臣建议,执意任性而为,老臣即便拼上这条老命,也要为这江山百姓争上一争!”说罢,他昂首挺胸,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楚茂茂心中恨意翻涌,可看着司马相身后那一群或明或暗支持他的势力,又深知自己此刻无力反抗。他紧咬下唇,憋了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朕答应你!”
说罢,楚茂茂猛地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朝堂上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
司马府的马车缓缓行驶在回宫的路上,车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司马相闭目养神,神态悠然,仿佛刚刚在朝堂上掀起的那场轩然大波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
而坐在一旁的司马相之子,却是满脸兴奋之色,一双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停地说着:“父亲,您今日实在是太威武了!在朝堂之上,面对陛下的怒火,还有那群大臣的指责,您竟是那般镇定自若,丝毫不惧。那一声怒吼,更是威震四方,把那些侍卫都吓得瘫倒在地,简直如同天神下凡一般!”
司马相微微睁开双眼,看了儿子一眼,神色平静,并未因儿子的夸赞而有丝毫动容。他轻轻捋了捋自己的白色胡须,缓缓说道:“朝堂之上,靠的不仅仅是武力,更重要的是谋略和胆识。今日之事,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司马相之子却意犹未尽,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父亲,您那一番大道理说得真是精彩绝伦!从古代贤君到今朝治国,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把那些大臣们都驳得哑口无言。最后提出让陛下禁足一月,更是绝妙之计!这一下,整个朝堂都知道咱们司马家的厉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