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蒙蒙亮。
周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窗外隐约传来鸟雀的啁啾声。他刚想动身起床,却发现自己的胳膊被徐巧紧紧搂着,小姑娘整个人蜷在他怀里,睡得正香。
他不由得失笑,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装睡?"
徐巧睫毛颤了颤,却仍闭着眼睛,嘴角却微微翘起。
周桐也不戳破,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晨光透过窗纱,在她脸上洒下细碎的光影,衬得她肌肤如玉,睫毛如蝶翼般轻颤。
过了一会儿,徐巧终于忍不住,悄悄睁开一只眼睛偷瞄,结果正对上他含笑的眸子。
"啊!"她惊呼一声,立刻把脸埋进被子里,"你、你怎么醒了?"
周桐坏笑,手指轻轻挠了挠她的腰:"徐大人不是醒得更早?"
徐巧被他挠得直躲,终于装不下去了,红着脸爬起来:"我、我去给你准备早饭!"
周桐一把拉住她:"不急,先陪我练会儿功。"
小院里,晨雾未散。
周桐扎着马步,双臂平举,老王在一旁监督,时不时用竹竿戳他的腰:"腰挺直!气沉丹田!"
徐巧坐在廊下,托腮看着他们,时不时偷笑。周桐故意冲她挤眉弄眼,结果被老王一竿子敲在屁股上:"专心!"
"哎哟!"周桐龇牙咧嘴,却不敢偷懒,老老实实继续练。
小桃打着哈欠从厢房出来,手里还抱着个木盆:"少爷今儿怎么起这么早?"
徐巧笑道:"他说要去临山县,得早点出发。"
小桃撇撇嘴:"又出差......"
正说着,陈嬷嬷端着热腾腾的粥和馒头从厨房出来:"都别站着了,吃饭!"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大虎三兄弟为了最后一块腌萝卜差点打起来,被老王一人一筷子敲在脑门上才消停。
周桐喝了两碗粥,忽然想起什么,对陈嬷嬷道:"嬷嬷,待会儿带点儿吃食跟我去趟牢房。"
陈嬷嬷会意,点点头。
顺着石阶来到牢房门口,牢房里,光线昏暗。两个衙役正蹲在地上,就着咸菜啃着馒头,见周桐前来,立刻起身,恭敬行礼。
周桐微笑着摆摆手,将带来的吃食递给他们,问道:“张小乙他们呢?” 其中一个衙役赶忙咽下口中食物,回答道:“回大人,张头儿回去叫人准备囚车了,说是要把这些金狗押回军营。”
周桐摆摆手:"辛苦了,先出去吃口热乎的,这里味道不好,我帮你们看会儿。"
衙役们感激地退了出去。
周桐隔着栅栏蹲下,从袖口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麦饼和肉干,递给陈嬷嬷:"给他们吧。"
他示意陈嬷嬷翻译:“这几日你们先去军营牢房那里,我已经和那边打好招呼,也会有医师给你们治伤。”
陈嬷嬷接过,用金语对牢里的金人们说了几句。那几个金人先是一愣,随即跪地磕头,少年更是红了眼眶,嘴里不住地说着什么。
"他们说,多谢大人仁慈。"陈嬷嬷翻译道,"愿长生天保佑您。"
周桐微笑着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挥手与他们告别,转身沿着台阶走出牢房。
两个衙役仍在外面吃着周桐带来的热食,见他出来,急忙再次行礼。
周桐笑着说:“别噎着,等张小乙他们来了,告诉他们对这些人别太苛刻,具体的等我从临山县回来再做安排。” 衙役们连忙点头称是。
离开牢房后,周桐与陈嬷嬷并肩而行。
周桐笑着对陈嬷嬷说:“嬷嬷,您说我这算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吗?”
陈嬷嬷微微点头,也笑了:“少爷这是开始学驭人之术了?”
周桐眨眨眼:"先试试吧。"
随后,他便前往县衙点卯。
清泉县合并过来后,衙役一下子多了四十多号人,把原本空旷的大堂挤得满满当当。既有桃城的老面孔,也有清泉县新来的。杜衡和陶明正站在一旁低声交谈,见周桐进来,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周桐没穿官服,随意地靠在案几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笑道:"嚯,这么热闹?"
陶明捋着胡子:"人多好啊,烟火气足。"
杜衡站在一旁,神色还有些拘谨。周桐冲他招招手:“杜主簿,待会儿就让陶老带你好好熟悉下桃城,若看到县衙或城内何处需要改进,尽管和陶老商议。
夫人若是有空,不妨去帮徐巧处理些文书?茹茹也可以去小院玩,小桃那丫头正愁没人陪呢。"
杜衡连忙拱手致谢:“多谢大人费心,下官定会全力以赴。”
周桐摆摆手,懒洋洋地趴在案几上:"唉,出差好累......"
台下众人哄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周桐环顾一圈,问道:"有谁知道去临山县的路?待会儿跟我走一趟,包吃住的。"
一个清泉县的衙役举手:"大人,小的之前去送过几次信,还记得路。"
周桐挑眉:"会骑马吗?叫什么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