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9日,海南三亚凤凰岛。
谢一扬站在半完工的观景平台上,咸湿的海风带着钢筋混凝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松开铂金袖扣,将百达翡丽表面上的沙粒轻轻拂去——距离计划启动还有17分钟。
“气象局确认了?“他没有回头,声音淹没在身后工地的嘈杂声中。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台风'白鹿'路径已修正,72小时后正面袭击琼州海峡。“液压驱动的左臂展开全息投影,气象云图在虚空中旋转,“风速将达12级,足够让所有渡轮停航三天。“
谢一扬嘴角微微上扬。三天——正好覆盖银行系统的结算周期。他转身望向工地入口,二十辆奔驰车队正扬起漫天尘土,车头上插着的小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演员都到位了?“
“全部就绪。“张铁柱调出监控画面,“领队是前省话剧团副团长,台词背了三遍。银行那边周明远已经打过招呼,三亚分行的信贷部主任今早'恰好'去海口开会了。“
谢一扬整了整阿玛尼西装领口,铂金袖扣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这是他精心设计的舞台——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巅峰时刻,而他将是唯一知道何时收网的捕手。
“开始吧。“
随着他的指令,整个工地突然活了过来。工人们手忙脚乱地挂起“热烈欢迎港商考察团“的横幅,搅拌机轰然启动,塔吊开始装模作样地搬运钢材。谢一扬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份文件——盖着海南省建设厅公章的红头文件,标题是《关于加快凤凰岛国际旅游区建设的通知》。
文件是假的,公章是真的。三天前他让周明远约建设厅厅长打高尔夫时,那位厅长的公文包“恰好“落在了更衣室半小时。
“谢总!“一个油光满面的中年男人小跑过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港商代表说要看地块规划图,可我们昨天才改的容积率...“
谢一扬微笑着递过文件:“用这个。跟他们说省政府特批将容积率从2.5调到4.8,地价按调整前计算。“
男人瞪大眼睛,手指颤抖着抚过文件上的公章:“这...这不合规...“
“王局长,“谢一扬的声音突然降到冰点,“去年三亚国土局办公大楼的装修工程,扬帆装饰中标价是市场价的3倍。需要我提醒您夫人名下的瑞士银行账户余额吗?“
王局长的脸色瞬间惨白。谢一扬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又恢复温和:“去接待客人吧,就按文件上说。明天《海南日报》会发专题报道,您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典型'。“
当王局长踉踉跄跄地奔向考察团时,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的电流声:“银行系统已切入,四大行三亚分行的贷款审批权限全部上调至单笔5亿。“
谢一扬望向远处——那群“港商“正对着空荡荡的工地啧啧称奇,领头的白发老者操着蹩脚粤语对摄像机镜头夸夸其谈。那是上海戏剧学院退休教授,演过三十部话剧的老戏骨,此刻他胸前别的“长江实业高级顾问“工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媒体呢?“
“七家报社记者在接待处,三台摄像机正在拍摄。“张铁柱调出实时画面,“《财经》杂志的专访安排在下午三点,他们主编收了二十万。“
谢一扬点点头,转身走向工地深处的临时指挥部。集装箱改装的房间里,十二块监控屏幕同时显示着不同场景:国土局签约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加急打印土地出让合同;银行VIP室中客户经理对着电话点头哈腰;码头上一艘巴拿马籍货轮正在卸下印有“精密仪器“字样的木箱——里面装的是谢一扬从武汉运来的建筑废料,明天它们将作为“国际旅游区首批进口设备“登上头条。
“北京方面?“谢一扬脱下西装外套,露出里面定制的防窃听衬衫——领口第三颗纽扣是信号屏蔽器。
“巡视组还在武汉查钢厂账目。“张铁柱调出加密邮件,“陈卫国今早被带走时突发心脏病,现在在武警医院ICU。他老婆孩子今早的航班飞往温哥华,按您吩咐给了五十万安家费。“
谢一扬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陈卫国知道太多,但更知道背叛的代价——他老婆手里那些扬帆实业的内幕资料,此刻正锁在谢一扬的保险柜里。
“地块报价到多少了?“他转向正事。
“A区从每亩80万飙升至220万,B区突破300万。“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刚成交的C区地块被'港商'抬到450万,是市场价的8倍。“
谢一扬走到窗前。透过灰尘弥漫的玻璃,他看到王局长正带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走向签约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狂热的表情。那是他精心调制的毒药——混合了贪婪、焦虑和盲目自信的致命鸡尾酒。
“开始抛售。“他按下通讯器,“按计划分批挂出我们持有的所有地块,优先出清天涯海角和鹿回头那两个区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