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外星舰队暂时安静下来,我心里清楚,这平静不会长久。通讯器里那陌生声音提到的援军,随时可能杀到。
我眉头拧成了疙瘩,转身冲科学家们说:“咱们现有的武器有效果,但还不够。得研发新武器,最好是能量武器。”
林悦萱眼神坚定,语气铿锵:“云峰,我信咱们能行。要我干啥,你直说。”
我深吸一口气:“你帮科学家整理资料,把之前和外星舰队战斗的数据汇总一下。”
林悦萱点头,麻溜地应道:“好,我这就去。”说完,快步朝资料区走去。
赵虎挠挠头,一脸疑惑:“老大,能量武器咋研发啊,咱有这技术不?”
我拍拍他肩膀:“有系统,再加上大伙的智慧,没问题。你去安排人保障研发物资供应。”
赵虎咧嘴笑了:“得嘞,老大放心,物资这块我搞定。”说完跑去安排人手了。
我走到科学家中间,扫视一圈:“各位,时间紧迫,把你们擅长的知识都拿出来,一起想办法。”
一位老科学家推了推眼镜:“梁先生,能量武器研发关键在能量产生、储存和释放,这几个坎都得迈过去。”
我点点头:“没错,大家想想办法,系统里也有相关知识,结合着用。”
科学家们立马热烈讨论起来,专业术语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我用系统快速吸收知识,试着给他们新思路。
几个小时过去,大家都累得够呛,可进展却不尽人意。一个年轻科学家垂头丧气地说:“梁先生,能量产生和储存还行,释放的稳定性太难控制了。”
我皱起眉头,苦苦思索。突然,我想起系统里能量共振的进一步应用。“或许能用能量共振稳定能量释放。调整频率,让能量在特定共振条件下输出。”
老科学家眼睛一亮:“有道理,梁先生。不过这得精确计算和调试。”
我看向负责计算的科学家:“那就辛苦你们赶紧算,看看行不行。”
计算科学家们马上忙活起来,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
这时,林悦萱抱着一摞资料匆匆跑来:“云峰,这是之前战斗的数据,也许对研发有用。”
我接过资料,快速扫了几眼:“不错,有些数据能让我们摸清外星战舰的防御特性。”
正说着,赵虎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老大,物资都备好了,有啥需求随时说。”
我感激地看他一眼:“辛苦你了,赵虎。大家精力都很重要,你再安排些后勤送点吃喝过来。”
赵虎应了一声,又跑出去安排了。
过了会儿,计算科学家们停下工作,擦擦汗说:“梁先生,初步计算显示,用能量共振稳定能量释放可行,但还得优化参数。”
我兴奋起来:“太好了,接着优化。方案可行,后面研发就顺多了。”
科学家们又埋头干起来,屋里弥漫着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气氛。
时间一点点过去,经过反复计算调整,能量共振参数终于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做能量武器原型。
我和科学家守在制作车间,看着工人师傅小心翼翼安装部件。每个步骤都关键,容不得一点差错。
最后一个部件装完,一台简陋却满是希望的能量武器原型摆在眼前。
老科学家激动得声音都颤了:“梁先生,这是咱们的希望啊。”
我深吸一口气:“接下来是测试,希望能达到预期效果。”
测试场地选在空旷处,周围摆满监测设备。我和科学家站在安全距离外,紧张盯着能量武器原型。
“启动!”我下令。
能量武器射出耀眼光芒,一道强大能量束射向远处目标。监测设备数据直跳,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成功了!能量束强度和稳定性都达标!”一个科学家兴奋大喊。
大家欢呼起来,几小时的疲惫一下子没了。林悦萱激动地抱住我:“云峰,我们成功了!”
我笑着说:“这才第一步,还得改进量产。”
接下来几天,我们不断改进能量武器,让性能更完善,同时组织生产线量产。
这期间,外星舰队没消停,时不时来小规模试探攻击,都被现有防御体系挡回去了。
这天,我正检查能量武器生产进度,通讯器传来警报:“梁先生,外星舰队援军到了,数量更多!”
我的心猛地一紧,很快镇定下来:“各部队坚守岗位,启动现有防御体系。新研发的能量武器准备参战。”
我赶紧赶到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外星战舰,像片乌云压向地球。
“赵虎,安排人把能量武器运到各个战略要点。”我说。
赵虎大声回应:“是,老大!我马上去安排。”
林悦萱担忧地看着我:“云峰,这次敌人更多,能量武器能管用吗?”
我坚定地说:“只能信它,我们没别的选择了。各部队注意,等外星舰队进入射程,立刻开火。”
外星舰队慢慢靠近,地球防御部队严阵以待。终于,进入能量武器射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