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僧身穿粗布僧袍,两道长长的白眉从眼角垂了下来,慈眉善目,眉宇间虽隐含愁苦,但一番雍容华贵的神色,盘膝坐在河边儿双手合十应该是在念经。
一中年僧也是身穿粗布僧袍,四肢捆着铁链,跟孙悟空受了紧箍咒似的满地打滚,痛苦喊着莫念了,莫念了。
一老妇,鹤发童颜,面目狰狞,正对着老僧背上不断出掌。
俩和尚和一个老妇人,这组合只要不是智障一眼就能看出是一灯大师、裘千丈和瑛姑仨。
看见这仨人,卢瑟心里的火就蹭蹭地往上涨,套用胡万的话: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段皇爷原本是大理国的国君,其后宫虽然比不上中华天子那般佳丽三千,但是好歹也有那么几十上百人,只是段皇爷一门心思都在练武之上,对后宫的嫔妃关注甚少,至于妃子侍寝那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他对女人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这些后宫嫔妃中,总是有那么几个女子聪慧机灵,能讨人喜欢。
刘贵妃就是其中之一。
段皇爷既然是习武之人,宫中嫔妃大概都知道,所以总有人缠着他要看他练武的样子,段皇爷高兴的时候,也会教她们几招。
其中,刘贵妃学得最快,段皇爷只要指点一二,刘贵妃便自然就懂了,虽然段皇爷表面上没说,其实心里面还是很喜欢这个女人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时候周伯通出现了,周伯通跑到大理来同段皇爷切磋两下,一来二去,他也同刘贵妃熟络起来。
一个教一个学,周伯通血气方刚,刘贵妃正当妙龄,两人肌肤相接,日久生情,终于闹到了难以收拾的田地……
周伯通动了情,但是也违反了全真教的规定,师兄王重阳很生气。
周伯通本身是个武痴,对王重阳更是情深义重,言听计从,尽管他对刘贵妃还是有那么一些感情的,但是他仍旧不顾情面地走了。
周伯通走了以后,刘贵妃很伤心。段皇爷更伤心,因为在他的心底他对刘贵妃还是很有感情的。
当然,他没有再计较这件事,只当过去不再重提罢了。可是他没想到,刘贵妃怀孕了,还生下了周伯通的儿子。
两年以后,刘贵妃的儿子被裘千丈打伤,生死存亡之际,刘贵妃找到了段皇爷,希望他能够救自己的儿子。
段皇爷本来是想救的,但是当他打开孩子的襁褓,他看到了刘贵妃曾经给周伯通的手帕,往事日日在目,再次刺痛了他的心,他一狠心,就说自己不愿意救。
刘贵妃很伤心,这是她的亲骨肉啊,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她没办法,只好亲手杀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刘贵妃因为这件事对段皇爷恨之入骨。她发誓,等自己武功高强之时,一定要杀了段皇爷。
此后,销声匿迹,改名瑛姑,苦练武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亲自杀了段皇爷。
段皇爷也因为这件事,深受打击,他虽然痴恋武功,却不是凉薄之人,他本心善良,并不想伤害旁人,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没来得及救这个孩子,他的内心是十分自责的。
于是,他也不再当皇帝了,带着自己的四个侍卫臣子到一个偏僻的地方隐居了起来。
这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段皇爷今后的命运,这个孩子的死去也成了段皇爷心头挥不去的一段记忆,他始终懊恼不已,所以瑛姑后来杀他时,虽然黄蓉与郭靖几番阻拦,但是段皇爷根本没有防备,哪怕瑛姑取走他的性命,他也不足惜,他只希望瑛姑从此能够解开心结,不再沉溺过去。
但是如果想一想段皇爷当时的抉择,其实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的,对他来说,要做这个决定也很难啊。这是他情敌的孩子,本来他就心有芥蒂,此时要他救这个孩子的命,这算什么事么?所以他的犹豫也很正常,况且孩子本来也不是他所伤。
也许对当时的段皇爷来说,他的内心有两个选择,要么感情,要么是救人性命。这个孩子背后的问题是,段皇爷心里对刘贵妃以及周伯通他们俩的往事是否还存在芥蒂?表面上看起来,段皇爷不去计较,仍由刘贵妃依然住在宫中。但实际上,这个心里面的坎他从来没过去过。所以,在紧要关头,往事都涌上心头,他才会如此狠心。
只是,这件事对刘贵妃的打击太大了。段皇爷或许到了很久以后才能明白,失去一个孩子对一位母亲而言该有多痛?当时,刘贵妃抱着孩子,头发一下子白了,段皇爷以为这不过是刘贵妃对周伯通的情,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刘贵妃对孩子的一番深情呢?
把这件事换成一个现代版本,瑛姑和一灯是一对夫妻,一个叫王重阳的带着自己的小弟周伯通来找一灯聊商业合作,一灯忙工作,对老婆关心少,结果老婆和周伯通好上了。
一灯震怒,但看好友王重阳面子和顾虑自己声望,决定成全瑛姑和周伯通。
结果周伯通自己跑路没要瑛姑。后来瑛姑怀了孕不是说住在一灯家里,有一天孩子被人开车撞了急需几百万医疗费,瑛姑跑来问一灯借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