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话语,朱重八挺直身躯,
散发出一股威严浩大的气势,那是历经无数风浪的开国之主方具备的非凡气度。
此刻的朱重八显得极具感染力!
眼见着朱重八背手而立,仰望苍穹的样子,
若不是刚才亲眼目睹其拍案而起、怒目圆睁的模样,
韩力就真以为这老头子已经完全达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状态。
“陛下,您真的扛得住么?
不如我们还是改天再说吧,没必要逞一时之勇。”
韩力再度确认道。
考虑到接下来的爆料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震撼,他实在害怕朱重八接受不了而出现意外情况。
这样一来恐怕自己也会被连累。
“怎么你这般犹犹豫豫、畏首畏尾?只管直说便好!
此时此刻我就想搞清楚,到底那些后来人都做了些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
别说区区这些,就算是听闻大明灭亡的消息我都能够坦然接受,何愁别的事情?
天下间无论怎样的惊世骇俗之举,又怎么能超越一个国家走向覆灭所带来的打击呢?”
朱重八站姿笔直,气质非凡。
听完朱重八掷地有声的一席话,并回忆起他的坎坷人生历程,韩力心中暗叹:确实说得没错啊!
看来自己接下来的话他是能够接受的!
至此放下所有疑虑,韩力立刻开始叙述更加惊人的情报......
“到了末代时期,李自力率军重重围困京城。
彼时局势异常危殆。
自从王朝建立以来,朝廷府库里的银两一直捉襟见肘,
直至这生死攸关之时,国库存余状况之糟糕可想而知……”
保卫皇宫的战士,大部分都在忍饥挨饿,更别提军饷发放了。
然而,在城外的李自力早已声名大噪。
民众之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宰牛杀羊,备好酒水,敞开城门迎闯王,闯王到来免粮赋。
吃她的肉,穿她的衣,闯王在前不用愁。
不服役,不交粮,大家一起欢欢喜喜过日子。”
李自力这个闯王之名,已深入人心。
当时,许多人自动开城欢迎闯王。
一边是饿肚子无法度日,另一边则是免除杂役和赋税的美好愿景。
在这种情形下,朝廷岂能不焦急?
必须寻找办法筹集资金和粮食,至少让防守城市的士兵有饭可吃。
否则,京城可能支撑不了多久便会失守。
可惜的是,国库空虚到连只老鼠跑进去都会哭着离开的地步。
该怎么办呢?
最终**下了一个旨意,鉴于大敌当前,召集城中大小官员及富豪捐献银两,用于筹措军队给养。
大家同心协力,守护京城。
听到韩力讲述,朱标不禁点头认可。
他已然将自身置于韩力所描述的那个末代危机之中。
认为在此情势下,除了走这条路,再也没有其他可行的选择了。
**这个举动还算明智。
朱标认为应当能产生不错的收效。
毕竟现今所有人共同面对困境,只有齐心一致才能渡过难关。
不然一旦京城失守,城外贼众涌入都城,即便这些官员再多的钱财也没法发挥作用。
对此,朱重八却有不同的见解。
“这些人啊,怕是不会拿出太多东西来的。”
从元朝晚期动乱里走过来的朱重八,对这类官员的内心十分了解。
毕竟,明朝初期就吸纳了众多元朝的旧臣。
那些人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家谋取利益,根本不会顾及国家安危。
一旦朝局崩坏,他们只需打开城门投靠,换身官袍便可在新朝廷中继续为官享受安逸。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论朝局多么混乱都没所谓,只要自己手头有钱生活舒适就够了!
“陛下您真睿智,一下子就洞察到了核心问题!”
韩力伸出大拇指称赞道,顺便给朱重八拍了一下马屁。
朱重八则只是轻哼一声,几乎察觉不到。
这一生,他听过无数溢美之词,而韩力如此缺乏技巧性的恭维,完全不能激起他的共鸣。
甚至觉得,这可能是对方在有意冒犯。
先不论他自己作为统治者对官员本就存有质疑,光是之前,韩力就多次强调,接下来叙述的内容相当出格,需要心理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一个傻子也能明白,那些文武百官定然不会真心奉献。
不过,韩力无视了朱重八的态度,随便附和了一句后,又接着说,
“**的皇帝发布这条旨令时,还想着,既然大难临头,这些官员哪怕再怎样也不会置国家于不顾,应该愿意献出一些资财支持。
没想到,第二天早朝之时,各位大臣竟全是一副比谁都贫困的模样,衣服上到处补丁,看起来与乞丐相差无几。
一开口就是怨叹家中贫穷,个个装得可怜至极。
每个人都自称廉洁奉公,绝不染指贪腐之行。
这样的场面让皇帝也惊愕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