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还不忘嘱咐韩成:“这事你得上心,绝不能松劲。这几天非得搞出来不可。”
此刻的朱元璋,活脱脱一个操心的老妈子,哪里还像是那个雷厉风行、惜字如金的洪武皇帝?
……
“海外不但有好种子,还藏着不少财富呢,对外做生意可赚大钱了。咱大明产的丝绸、瓷器、茶叶之类的东西,在那边都很抢手。”
许多在大明稀有的物产,例如香料、宝石、珊瑚和樟脑之类的东西,在海外简直如同唾手可得。往返一次,至少能获得十倍的收益。
到时候,陛下每年仅靠海外贸易征收的关税就能达到百万贯以上,而且可能更多,这都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暂时结束了有关美洲的话题后,韩成看着朱元璋,又提到了海外贸易的事。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作物,已经彻底激发了朱元璋对海洋的热情。
不过,韩成仍有所顾虑,担心未来的大明无法始终如一地与海洋保持紧密联系。
因为目前朱元璋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寻找这几样至关重要的农作物。
一旦这些作物在国内推广开来,粮食丰收,这种强烈动力可能会消退,到那时,朱元璋的目光很可能再次聚焦于大明本土。
因此,韩成认为最好还是说服朱元璋重新设立市舶司,全力发展海洋贸易,通过获取巨额财富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
毕竟,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是无尽的,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即便一部分人得到了满足,但总会有人看到别人因海外贸易获利而眼红,紧随其后投身其中。
只要这个方向不变,海洋贸易得以长期延续,那么大明对海外的影响也将长久存在。
相较于朱元璋追求土豆和红薯而言,这种方式更加长远、稳定,也涉及更多的人。
“果真如此获利?竟真能征收到这么多关税?你可莫要诓我!
既然这般赚钱,为何我大明的市舶司却收不上来?每年所收关税不过区区一万贯?”
朱元璋依然难以置信。
韩成说:“打个比方你就清楚了,我说的是否属实。”
宋朝时,尤其是南宋时期,市舶司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贯之间,差不多占南宋总收入的两成!
元朝的时候,我记得没错的话,市舶司的收入比南宋还多!”
“真有这么多?!”
朱元璋被韩成的话惊得目瞪口呆。
一年两百万贯啊!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