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门至大明门之间的大道上,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王承恩的帮助下,一件一件的穿戴好了暗甲、铁护臂、护腋、头盔。腰间挂上了开元弓和御林军长刀。
这是崇祯成为皇帝后,第一次穿上战甲。上一次着甲,还是17年前,在信王府训练府上侍卫的时候。
“王伴伴,朕这一身威武吗?”崇祯伸展双臂问道。
“威武,陛下风采更胜当年!”王承恩想忍住不哭,可是眼泪仍不断的往下掉。
崇祯步伐沉着的走上点将台,对着京城内仅存的后备京营将士们动员道:“将士们,如今我大明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口。
我们的身后就是大明,就是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就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家人。现在逆贼已经杀到家门口了,我们要为我们的家人们做最后的抗争。”
“抗争!”
“抗争!”
“抗争!”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将士。现在,朕要你们跟朕一起~~~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
校场上,3000多名京营将士和在京的大部分勋贵们跟着崇祯皇帝,发出了大明最后的怒吼。
崇祯拔出腰间的御林军长刀,向天一指命令道。“出发!”
“敬礼!”
一声令下,站在道边送行的郑成功带着梧桐卫队,迅速抬起自然伸直的右手举至与眉同高,向着崇祯皇帝及出发的将士们,敬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后世军礼,目送他们出征。
随着正阳门瓮城的大门被缓缓打开,崇祯皇帝又抬头看了一眼高悬西天的那一轮太阳和隐隐约约出现在东边的月亮,道:“好美啊,朕真想一直看着他们。”
刚刚进攻了一轮的闯军士兵,此时坐在正阳门外的广场上休息。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久之前还是明军士兵。
带队的刘宗敏定睛一看,那黄色的宝纛,不正是崇祯皇帝用的吗?崇祯皇帝出来了?在京城抓了崇祯岂不是要立下头功?
刘宗敏丝毫不敢懈怠,他立即命令手底下的将士站起来活动一下,准备迎接崇祯最后的进攻。
崇祯再次起举起他的御林军长刀,向着身后的明军将士们命令道:“将士们,随朕冲锋!”说罢崇祯一夹马腹,带头冲向了刘宗敏。
……
东便门外,郑成功亲自驾驶着一辆载着诸位皇子和公主的四轮马车,在登莱水师陆军第一旅的掩护下,向东走了大概一里地后,停了下来。
郑成功说道:“徒儿、长平,带着你们的弟弟妹妹下车,咱一起叩拜父皇、母后、母妃。”
“遵命师傅!”
“长平领旨。”
朱慈烺和长平公主含泪答道。
郑成功带着皇子和公主们对着京城三叩首完毕,对着京城方向说道:“先皇、先皇后、先皇妃,大明列祖列宗在上。我朱成功今天起誓:
不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我将用我的性命,保护诸位皇子公主的安全。只要我活着,就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他们。
如有违誓,天打雷劈!”
起誓完毕,郑成功对着诸位皇子皇女说道:“再看一眼京城吧,或许几年之内咱们都不会回来了。”
朱慈烺擦了擦眼泪,发出灵魂拷问:“师傅,您真的要当皇帝吗?”
郑森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无论我当不当皇帝,或者别人当皇帝,我永远都是你师傅。”
“我明白了师傅,那我永远都是蒋兆鹏,蒋兆鹏永远是一名大夫。”蒋兆鹏擦干眼泪答道。
郑森点点头回应道:“好的,兆鹏。”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也头发散乱的躺在天坛的广场上,口吐鲜血,双眼直直的望着天空,渐渐失去了意识。
‘啊,好想再喝一碗二锅头啊……郑森这泼猴至今都没送朕一坛……’崇祯带着许多不甘和对郑成功的满心期许,离开了人世。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公元1644年4月24日,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闭上了他的眼睛。至此存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
一天后天津卫,早已接到崇祯皇帝那两道圣旨的郑鸿逵,终于等来了他的侄子郑成功所率领的浩浩荡荡的队伍。
郑鸿逵手里拿着那两道昭告天下圣旨,递给了郑成功说道:“侄儿啊,这两道圣旨是真的吗?”
郑成功接过郑鸿逵递来的圣旨抄本,扫了一眼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是真的。”
“那你,接旨了吗?”郑鸿逵试探道。
郑成功点点头答道:“接了。”
郑鸿逵一听郑成功接旨了,立马便要下跪叩拜,还好郑成功赶忙将他扶住说道:“二叔,您还是我二叔。咱们一家人不兴这个,再说了虽然我接旨了,又没说要登基。”
“好,好。”郑鸿逵收拾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后又问道:“那陛下他已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