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本来就人烟稀少。特别是他们宿营的地方,丛山逶迤,森林遍布。
好在他们都是猎户出身,对山里的情况并不陌生。他们不仅查看了山里的地形地势,甚至把对每一个入口和出路都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程,但是在他的意念中,至少是二三十里地的地方时,刘景才招呼大家休息一会。
两个战士拿了干粮走了,他们是一边警戒,一边吃饭。
“连长,你说我们水柳屯现在怎么样?”洪强问了一句。
刘景才停止了嘴的嚼咽,稍加沉思:“你是不是现在想家了?”
“一转眼,我们离开家两年多了。你说当时我们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是不是有人后悔了?”
“这个倒是没有听说。不过看到这这里的深山老林,我忽然想到了我们的家乡。”
侦察连三分之一的人员几乎都是来自水柳屯。
水柳屯是一个背靠兴文岭,面向文河支流的大屯子。前面有肥沃的良田,后边有连绵几百里的深山老林。
水柳屯是个拥有近300户人家的大屯子,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沃土上。虽然生活的艰辛,但是大家也都,健健康康,安居乐业。
刘景才的父亲刘玉文,在村里更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
尽管在这方圆百里百里之内,也有很多的绺子、土匪,但是他们从来不敢正眼看待水柳屯,水柳屯不仅人多人心齐,更主要的是有一支常年活动在深山老林的猎手队。
开始的时候,水柳屯的打猎队的的队长是刘玉文,后来,刘玉文年龄大了,打猎队的队长就换成了刘景才。
整个打猎队的队有40多个队员,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一点不假,水柳屯的后生是个顶个壮实、能干,打猎队成了水柳屯青年人最向往的去处,成为打猎队的成员也青年人梦寐以求的事。
打猎队在队员的挑选上,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你想去就能去得了的,首先在体力上必须过得去,不仅要能干活儿,还必须能熬夜,就是三天三夜不睡觉,保证能够精力旺盛,更主要的是要枪法准。
因为他们所猎取的猎物不是山鸡、野兔獾之类一些小打小闹的动物,他们的主要猎取对象是豺、狼、豹、狼、野猪、黑熊凶残类大型动物,只有猎取这些大型的动物才能体现出你的水平,才能体现出你的价值。
在这样凶猛的猎物面前,枪法那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假若一枪不中,第二枪没等你开枪的时候,就已经命丧黄泉。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们对猎手的枪法要求特别的严格,只要枪法达不到他们要求的,就是亲娘老子说事,也不会叫你参加打猎队。
在水流屯一等一的小伙子就是猎物队的队员,只要进入了猎物队,不仅在村里被高看瞄一眼,就是找媳妇也都是抢手货。
在水柳屯,从记事开始,被灌输的就是进猎物队,就是练枪法、强身体。
水柳屯的猎人队因为枪法和彪悍而闻名。
满洲国的一个王爷想雇佣他们做护院,不仅给他们送去了不少的枪支弹药,还承诺给他们丰厚的薪资。对打猎的人来说,枪支弹药是无比珍贵的。他们也不例外,面对优厚的待遇,大家也是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派一些人去给这位王爷做看家护院,也有人认为,做看家护院也好,做王爷的侍卫也好,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而不如现在自由自在。
刘景才的想法是倾向前者,感觉这个机会也是千载难逢的,既然满洲国的王爷能够看得起,那不如索性派一部分人跟着王爷干几年,多些历练,长长见识。
于是他们跟王爷讨价还价。
最后,王爷爷以给他们水柳屯提供50杆步枪,5000发子弹的代价,决定从他们的猎人队挑选8个人,做王爷的侍卫。
当然,王爷对所选的条件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不论是体力上,还是枪法上,要求的都特别的严格。
为了这次选拔侍卫,王爷亲自派人组成选拔小组,对所报名的人员进行一一的考核。
考核分为三个项目:一是体力,二是搏击,三是射击。
体力考核设置的路程为15公里,时间是一个小时,负重30公斤。所有参加的选手必须达到这个基本的目标,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比赛。
在这次考核中,竟然有15个人,全部打到了王爷的要求。
在搏击比赛中又有12个人达到要求。
在射击比赛中又有10人合格。
按照刘景才的意思,是不想去那么多人,但是大家因为长期生活在水柳屯,最多的地方就是去过县城临城,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出过大山。大家向往着新京的繁华,更想看看外边的世界。
既然辛辛苦苦考核合格了,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
作为这些人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更关键的是感觉到大家在一块儿相互有个照应,都希望孩子去闯一闯。就这样刘景才、孙萨里、张明,洪强、刘明清,刘怀玉,孙民业、王怀、苗长夏、王凯、刘一峰十个青年人被王爷拉进了新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