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苏、高两家喜结秦晋之好,双方长辈兴致盎然地将亲事敲定。酒过三巡,高雅贤兴致勃勃地提议:“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一子两不绝,苏兄,不如让烈儿拜我为干爹。”苏邕闻言,爽朗大笑,回道:“贤弟,烈儿都成你女婿了,我儿子自然就是你儿子。咱们两家往后住一处,共享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高雅贤满脸笑意,扭头看向苏定方,和声问道:“烈儿,你愿意拜我为干爹么?”苏烈下意识望向自己的父亲,老将军苏邕并未多言,只是微微点头,那眼神中满是默许与鼓励。苏定方见状,心中已然明了老爹同意了此事。他立刻整理衣冠,动作娴熟而庄重,拿过一杯新茶,双手稳稳地捧着,恭恭敬敬地给高老将军敬了杯茶。老头子接过茶,仰头一饮而尽,似是将这翁婿间的情谊也一同饮下。苏烈又郑重其事地给高雅贤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口中恭敬称:“爹爹在上,儿苏烈这厢有礼了。”“孩儿啊!快快请起。”高雅贤满脸笑意,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欢喜,连忙伸手将苏烈扶起。
苏邕满心欢喜,只觉今日之事圆满至极,当即大声吩咐一声:“重新上宴,今日咱们要不醉不归!”众人再次围坐,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酒桌上,众人或是追忆往昔趣事,或是畅谈未来抱负,气氛热烈非凡。这酒一直喝到深夜,月光如水洒在庭院,才撤下宴席,众人带着微醺的醉意,各自回房休息。
高雅贤就此在苏家一住便是数月。在这段日子里,老头子每日都与苏家父子切磋武艺、讨论兵法。练武场上,父子三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兵器碰撞之声不绝于耳,尽显豪情壮志。兵法谋略的探讨更是让他们思维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从排兵布阵的巧妙布局,到对战机的精准把握,每一个话题都深入透彻。而红拂女则每日悉心教导高慧英兵马武艺和兵法。从如何巧妙地排兵布阵,让敌军陷入重重包围,到怎样出其不意地斗引埋伏,以少胜多,高小姐在这二次学艺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每日勤练不辍。她常常在庭院中独自练习招式,直至月色笼罩大地。数月下来,她的武功比原来高出了一大截,已然进入了准一流高手的境界。
红拂女还传授给慧英一套特殊的暗器——三环套月锁。这三环分为大、中、小三种银色圆环,圆环内壁上有着细小的倒叙齿,若不仔细查看,根本难以察觉。红拂女亲自演示,只见她手腕轻抖,三环如流星般朝着目标飞去,朝着对方脖颈处掷去,一旦击中敌人,圆环便会自动打开,随后迅速合上。敌方若不懂其中机关,越是用手去拽,圆环就勒得越紧,直至将对方喉管勒断。而使用之人想要生擒敌人时,只需手一按机关,圆环便会自动打开,恢复原状,随后可放入百宝囊。之后,老剑客又继续教给高慧英其他暗器的使用方法,如弓箭、弹弓等等,还重新传授了一套新的刀法——三尖两刃刀。这种兵刃极为独特,既能当作刀来使用,劈砍之势凌厉无比,又可当作枪来挥舞,刺击之法变化多端。然而其难度也超乎寻常,必须下苦功夫才能掌握。张道爷不仅传授招式,一招一式亲自示范,更注重对其精髓的讲解,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半年多过去了。这半年里,姑娘高慧英一直住在苏家。闲暇之时,她便陪着苏夫人聊天、做女红,那细腻的针法、温柔的话语,尽显温婉一面;有时也会帮着苏烈巡查城防,在城墙上,她目光敏锐,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防御设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还会跟着苏定方操演兵马,学习攻杀战守之法,在练兵场上,她英姿飒爽,指挥若定,丝毫不输男儿。
这天,有家人匆匆来报:“老爷,门外来了两个小老头儿。”李道爷听闻,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莫非是那两位来了?苏邕手捻须髯,微微点头,说道:“既然二位贤弟来了,咱们出去迎接一下他们吧。”三原李靖点头称是。众人赶忙列队,整理好衣装,准备迎接贵客。
说了半天,来的究竟是谁呢?这二人功夫不在风尘三侠之下,与风尘三侠齐名。大伙一看,顿时哗然,忍不住都乐了。这是为何呢?原来来的这两个人个头都不高,身高仅有四尺,身形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他们长着枣核脑袋,中款两头尖。其中一个面似姜黄,犹如秋日里干枯的树叶,另一个则是红脸膛,恰似熟透的番茄。两人都长着锥子把耳朵,一嘴芝麻粒牙,一个留着嗨下狗油胡,一个留着嗨下山羊胡。一个生着一对黄色眼睛,烁烁放光,仿佛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另一个则有着一对黑色眼睛,二目如电,仿佛能看穿人心。头前走的那个面似姜黄的小老头儿,江湖人送外号“丈二金刚,落地风”,姓金,名竟天,是金老剑客;后面走的红脸老者,江湖人送外号“圣手老白猿”,姓侯名登山,是侯老剑客。从他们的外号便能看出,这二人的轻功堪称一绝,身形如鬼魅般飘忽,不然怎能得此称号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