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直到现在整个真实之境的人也不知道当年那群反叛者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完成转移的。而且除圣王外,剩下的几个帝王几乎对这场屠杀漠不关心。
而当时的蛰龙帝王名叫伏戎,他是伏惑的弟弟,种族之战的中期,伏惑大帝战死沙场,而伏戎则扛着帝国追随圣王打完了剩下的战争。
伏戎大帝谥号烈武,他极其强硬的主张战斗到底,绝不妥协,而对于反叛者他的手段之狠远远高于其他帝王,甚至于他在位时曾发出过一个口号:“背叛,永远得不到救赎!”
为了追踪、绞杀那群消失的反叛者,蛰龙帝国内部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名为临光殿,此组织直属帝王,凌驾于刑部之上,拥有所有案子的优先审问权,强盛时,不仅敢和教团、武社拔刀对峙,聆鸦堡,蚀罪坑他们也从不放在眼里。
临光殿由帝王血亲统治,统治此部门者,便会获封灵王,专司讨袭反叛者。
而这随后的漫长时光内,当时的反叛者虽时有出现,但却依旧难以追寻,临光殿拘捕过的反叛者不计其数,但其落网后往往只消一刻钟不到就会毒发身死,临光殿的酷吏根本来不及施加手段,期间刑部曾剖尸寻因,发现此辈往往被捕之时舌下种有剧毒肉瘤,被抓之时,只需咬破剧毒便会入体,而制作此毒解药往往需要百八十年的光景,可他们种下的毒药千奇百怪,精心调配的解药往往只对一部分人有效。
为了让本该毒死的人再活过来受尽酷刑,费尽心机调制解药,这本身就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可调制完解药,被捕者却依然会在拷问开始不久后莫名身死,原来这群人身上不仅种了剧毒,还被人下了“咒”。
“咒”,较之毒更加难解,除杀掉施咒者外,几乎别无他法,于是蛰龙帝国只能和这群作乱的妖人一直拉锯,却难以将之尽除。
这个时代最后一个灵王名为伏锷,他一生兢兢业业,虽也偶有斩获,却依旧没查到背叛者的窝藏点,而灵王独子唤作伏峥,因自幼便在临光殿行走,故而殿内差役、酷吏皆称他为“小灵王”。
当时伏峥年仅二十岁,生的不仅俊美异常,更兼着几分妖冶,他心硬如铁,手段高明,要知道灵王一脉所习祸天劲乃愚者崇蛮亲手开劲,一脉单传,此时伏峥虽未得其父真传,一身武艺也已经十分了不得了,而且此人尤善暗器,手段极为刁毒。
小灵王虽年纪轻轻,手上粘的血却比临光殿大部分官吏更多,他虽杀人无算,喜怒无常,但所杀者多为犯律之人,相传一个小偷即使只偷到了一枚铜钱,倘使被他遇到,也万难活命,他折磨人的法子千奇百怪,大都十分残忍,往往谈起此人便会后脊发凉,但好在他从不去寻无辜之人的麻烦,故而不管皇帝群臣大也还算还容得下他。
当年,一条极为隐秘的线报传到了临光殿,叛变者中的某个首领带着一队人马,外带一个小女娃出现在埃里曼王国,线报的来源众说纷纭,至今仍旧没有确切结论。
伏峥接手了线报,有没有枣,总归要打几杆子。于是临光殿所有精英皆参与了此次行动,他们深入不毛,于埃里曼荒漠设下埋伏,一番苦战,伏峥带领的队伍活捉了那个一脸病容的小女孩,外带几个女眷,除了首领受伤跑出包围,其余随从尽皆战死。
临光殿此行确实网到了大鱼,那小女孩竟是变节者首领女儿,几个女眷死于无数残忍的酷刑,为了引出当日逃走的那个反叛者首领,那疾病缠身的小女孩竟然被几个酷吏活生生刮死在了临光殿之前,这个举动激怒了所有人,因为这种行为完全超出了作为人类的底线,平日里临光殿的差役杀伐果决,全国上下冤死在他们手上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此事一出,整个龙眠城民声大沸,伏语秋也动了大怒,灵王伏锷承认此举为他指使,给伏峥传功后自戕而死,以平复天下民意,可临光殿中人人皆知此举明明是小灵王伏峥指使。
靳二爷至今还记得那天晚上,伏峥立于人群之间,在场的不仅有临光殿本来的官员,更有朝中的诸多大臣,皇帝伏语秋坐在灵王的宝座之上一脸阴沉,照着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临光殿只怕次日就会被裁撤。
小灵王伏峥刚习得祸天劲,本就明亮的眸子更加通彻,他咬牙看着一众大臣一字一顿的回斥道:“那叛族的要犯眼看就能一战而擒,汝等无识之徒,硬闹刑场,害的他趁乱走失,我临光殿几万年努力,最后一下竟毁于尔等之手,尔等还逼杀了父王,今日还敢去陛下面前告我的刁状!”
一个十分高大的武官站了出来,他面目黝黑而坚毅,当下他站出人群洪声道:“我等无识?你大庭广众之下动用极刑处决一个病恹恹的无知少女,此种非人行径也好意思驳斥我们?你临光殿平日里捕风捉影,多少无辜之人死于你手?今日陛下在此,断不能容你等继续作恶?”
伏峥双目颤动,恶狠狠道:“季梁!我且问你,这数不清的岁月里,他们杀害掳掠我们的人还少么?远古之战时,这群畜生每略一城,必屠一城,人肉充军粮,白骨筑京观!无论人族、矮人、还是天族,在他们颈后颈打上魔族标志时,他们就是我们的死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