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前。
方燃回到厂里的职工家属区。
他家就在职工家属区正门边上。
正是利用了这一有利地势。
买断工龄下岗的老爸在楼下私搭乱建弄出了一个小卖部。
一进职工家属区,方燃见到那简陋的小卖部只觉得格外亲切,可没少偷零食吃。
还有摆在玻璃柜台上的红色座机。
如果没记错,去年也就是1998年安装的电话,当时还要收初装费。
具体多少钱记不得了,只记得安装好当天,老爸一直唠叨抢钱啊!
那时厂里平均工资也不过600出头。
还有很多职工家里舍不得安装。
开了小卖部之后,就拉了一根线下来,只要楼下有人打传呼,回电话楼上的电话就跟着响。
时不时炸响,一惊一乍太烦人,只能将楼上座机电话线给拔了,想打电话再插上。
如果有人打电话是找自己。
老爸会在楼下怒吼,“方燃,接电话!”
方大民将烟放回烟柜,直起腰见方燃回来了,可还傻傻地呆站着,皱眉催促:“快上楼,热好饭菜吃完赶紧写作业!”
重生之后的陌生被老爸的催促驱散殆尽。
方燃看着变年轻了的老爸心里五味杂陈,面对夏小雪父母的施压实在太懦弱,抓着自己打断了两根晾衣杆,逼着保证以后不见夏小雪。
太可恨了。
但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很多之后。
也非常理解老爸。
下岗职工拿什么跟副董事长顶?
他要是站在自己这边抗争。
那这个小卖部第二天就没了。
现在对老爸的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嗯!”方燃如同高三那时的相处模式,只是闷闷地嗯了一声,便快步向楼道走去。
来到楼道前,就听隔音效果几乎为零的小卖部中传出邻居的说话声:“大民,别一天到晚对方燃板着一张脸,都快高考了,别给太大压力,全国那么多考生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
方燃愈发的郁闷。
这重生时间节点距离高考实在太紧迫。
要是连普通院校都考不上。
复读一年不知要听到多少冷言冷语。
“不敲打不行啊,当工人是没前途的!”
听到老爸这么一说,方燃翻了个白眼,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当父母的对未来没有了指望,总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他们现在还没领悟大幅跨越阶层不是简单地靠努力,更多的是需要血缘的。
上楼进到家中。
方燃热了饭菜,吃完就奔进卧室。
坐在略显破旧的书桌前,方燃打开台灯,扫一眼书桌上的小书架。
抬手想拿下高一数学。
略一犹豫。
最后抽出初一数学。
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真是一头拦路虎,因此从初一开始的数学课本都还保存着,以备查缺补漏。
花了大半个小时浏览一遍初一数学,方燃合上课本,估计要是给一张初一的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能考60?
真是废啊!
记得当年高考数学考了77。
如果明天下午就进入高考数学考场。
77来个一刀两断。
只拿7分那是完全有可能!
“呼……!”方燃鼓起腮帮,向上吹了一口气,浓密的头发丝丝飞扬。
暗想高考又不是只考数学一门。
1999年高考还是3+2模式。
文科考的是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
幸好当年文理分科选的是文科,如果是理科还有物理和化学两头猛虎。
一周时间根本无法系统地掌握。
可以直接弃考准备复读。
暂时不管数学,看看其它科目遗忘有多少!
方燃起身从书桌一角拾起厚厚的考卷夹,首先拿了英语模拟考卷集,回坐到椅子上慢慢翻看。
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激动。
在语言学习方面还是颇有天赋,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满分710,考了650多。
上一世大学毕业,因为是普通院校毕业工作难找,专业完全不对口,去哥们老爸的旅行社做过两年英语导游。
后来转行又从事过外贸。
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没有丝毫障碍。
虽然口语是不行了,但高考只考听力和笔试!
要是现在就将1999年英语高考卷给自己考。
少说也能拿下130分!
也就是说,重生后参加高考,英语肯定会比当年要考的好。
看到希望曙光的方燃想了想,再查看历史模拟考试卷集。
他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
初中三年都是班上的历史科代表。
当年高考考得最好就是历史。
好像是将近140吧。
慢慢翻看历史模拟考试卷集,方燃同时也在细细梳理历史的学习技巧。
其实,高中历史涵盖的知识面很浅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剖析。
基本就是一笔带过。
虽然时间紧迫,但在历史方面恰恰非常适用‘临时抱佛脚’的策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