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相处下来,冼韵怡可以明显感觉到郑建红的拘束,她是属于带点儿社恐的类型。
这确实让冼韵怡意料之外,毕竟郑远征和陈淑贞的性子都是爽朗、活跃那一类型。正常来说,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多数会成长为社交能力较强的人群。
不过偶尔也会发生“正正得负”的特别情况,像郑团长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没有。就好比一些学霸父母,孩子却总是占据班级倒数第一。这么一对比,冼韵怡就觉得很好理解了。
不过听说郑团家的儿子就是特别洒脱、开朗。可是随军至今,冼韵怡还没见过郑建民,所以也不好做任何评价。
冼韵怡在家属院门口便与郑远征父女分开了,她回到家时,冼振邦已经给两个孩子洗好了澡,这会儿正在厨房里做着晚饭。
现在天冷,加上今天还是假期,冼振邦在下午天正暖和的时候就先让孩子洗了澡。冼韵怡毫不吝啬地夸奖道:“哥哥,给你这个准爸爸加一分,天冷有条件的情况下,两三点给孩子洗澡是最合适的。”
冼振邦骄傲地扬起下巴:“你记录的那本育儿手册,我可是一字不落全记脑子里的。”
“哥,你说我那本育儿日札寄给出版社如何?瞧瞧你,都不用我引导就做得这么好了。”冼韵怡故意开起玩笑调侃几句冼振邦。
本来只是随意开个玩笑,冼振邦倒是真上心了:“可以呀,阿怡,我有个战友就在京都日报里做编辑工作,我明天给他寄封信去,把你这套日札也给他邮过去。”
冼韵怡没想到冼振邦还有这种交情,随即点头答应,由着他去安排。反正这种事情百益而无一害,要真能出版,对新手爸妈来说可以借鉴经验,对她自己而言,说不定还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呢!
冼振邦让冼韵怡看着孩子,自己在厨房里继续做着晚饭。廖碧婷正在院子里,左手拿着石子一下一下地练习着抛掷的力度和准头。
她不爱干家务活,也不像冼韵怡那般喜欢做些小手工什么的,但凡能花钱买到的东西,她坚决不自己动手。
自从廖家人知道廖碧婷怀孕后,营养品、票券、婴儿衣物从来没有断过,一个月起码往部队邮寄来两三次包裹来。
冼韵怡也确实羡慕廖碧婷,家人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有这层关系,真的能让人说起话、做起事都特别有底气。
但是回过头想想,自己其实也不差,除了有冼振邦给自己撑腰,她还有符济川和安砚平这对开明的公婆支持。只要她想要过得洒脱一点儿,是完全可以放纵自己过得更清闲舒适的。
只是冼韵怡清楚,自己底子里就不是一个可以过着随心所欲生活的人,她更喜欢过着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生活。
就像她怀着符念希的时候,符卫东的收入养活她们母女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她就是闲不住,才有了上半天工的特例。
而怀上符承希的时候,她依旧选择了身兼两职的工作状态。虽然忙碌,日子却也过得充实。
冼韵怡不认为自己是个工作狂,她只是觉得,工作于她而言的意义在于:它能让自己过得更有活力和自信。
廖碧婷不同,她只是单纯喜欢军事类的一切事物,对于文职,她是不愿意放弃军人身份,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从秦向晖因着冼韵怡的激发,而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这给了廖碧婷很大的触动。她觉得自己放弃得太早了,总得再为自己拼搏一次,将来才不会让自己后悔。
所以即便现在她已经接近九个月的身孕,仍旧坚持锻炼左手,期待有一日能重新扛起狙击枪,在战场上保家卫国。
冼韵怡知道自家嫂子的性情,虽待人冷淡,但其实对自家人她都是极为重视的。每当廖家人邮寄包裹来,她总会挑选最好的送给冼韵怡,把冼韵怡当作亲妹妹般对待,把符家两个孩子当成自家孩子般疼爱。
冼韵怡拿出五罐奶粉用布袋装好,提醒冼振邦:“哥哥,这次加上团长,三个人的名额我买了九罐回来,你带回去五罐,我自己留着4罐就行。”
说完,又进屋里拿出一件毛衣和一件羊毛小背心,拿到廖碧婷面前道:“嫂子,这两件毛衣是我给小侄子织的,也不知道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所以就选了米色。织得偏大了点儿,年底天冷的时候也能穿。”
廖碧婷微笑着接过毛衣,轻抚着毛衣上可爱的小兔子图案:“谢谢你,阿怡。”
“嫂子,谢什么呀,我可是孩子的姑姑,以后孩子们的毛衣我就包了哈,记得多跟孩子夸夸我这个姑姑。哈哈哈……”冼韵怡故意在自家嫂子前卖乖,就像一个等待夸赞的孩子般。
廖碧婷宠溺地看着自家小姑子,笑着道:“不用夸,孩子们肯定会记得姑姑的好。”
符念希凑上前,嚷着要陪舅妈一块儿练习着扔石子。冼韵怡便把位置让了出来:“那你陪着舅妈吧,我去给弟弟喂奶……”
符承希早就听到冼韵怡的声音,不过难得并没有闹腾。他安静地趴在儿童床里,好奇地打量着房间里目所能及的一切事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