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近八百里的燕山山脉,如横亘在大地上的天然围墙,分割了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与南方平原的农耕民族。
不过这八百里的天然屏障并不是无法逾越,连绵山脉中的缺口成为了两个习性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通道,当然这些缺口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定北关就是一座建立在山脉缺口上的一处关隘。
定北关不同于锁燕关那般依山而建,城墙甚至联通山体,像是一把坚固的大锁。而是一座建立在高地之上的四方城堡,俯视着周围并不算宽敞的平原!
梁坦带着两千余名部下,赶着十几辆满载物资的大车来到了几乎成为残垣断壁的定北关前。
看着倒塌了一半的城墙,以及城内破败的景象,梁坦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此时的定北关与其称为关城,不如称为废墟更贴切!
看来戎族撤退的时候,故意将定北关 摧毁,就已经做好下一次再来燕州劫掠的准备了。
不过梁坦是不打算再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下令扎营后,他就带着姜燕、王大虎等人走进了定北关。
关内的所有房屋、设施已经全部被摧毁,就连水井都被填平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恢复这口水井,不然这两千多人就必须先进山找水源了。
梁坦以身作则,他直接脱掉甲胄,带着同样脱去甲胄的熊大熊二开始搬走堵住水井的石头。
他们三人的气力超乎常人,尤其是梁坦,他是一手一个的将堵住水井的石头抓起,轻描淡写的便扔到了一旁。
在众人的合力下,两个时辰后堵住水井的石头便被清理一空,同时关内的废墟也被清理的七七八八。
“没有工匠咱们是无法修复这座关城的。”
梁坦接过姜燕递来的水囊,喝了两大口后答道“能干什么就先干什么吧!最多再有三日,工匠们应该也就到了。”
姜燕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感觉你好像很着急?”
“时不我待嘛。”
梁坦以为工匠队伍起码还有三日才能到,谁知道不过两日,五百名工匠便在蒋庄的带领下推着工具、材料赶了过来。
蒋庄自从卸去了民夫头的工作后,并没有选择和其他民夫一样返回原籍。
反而是留了下来,他打算跟着梁坦,哪怕是充当民夫,也不愿意回冀州了。
蒋庄这人其实算不得有多精明,不过他倒是很勤奋。
这一次去接工匠队伍的活就是他主动承担下来的。
梁坦见到蒋庄很是疑惑的问道“工匠队伍怎么提前到达了?”
蒋庄拱手道“将军,小人主动帮那管后勤的大人核对了工匠人头,还许诺他们到了将军这里就有饱饭吃,所以才会来的这般快。
小人擅作主张,请将军责罚!”
梁坦摇头笑道“你做的不错。这些工匠都是宝,我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看你和他们混的很熟,工匠队伍便暂时交给你管理吧。”
蒋庄大喜的跪地叩头道“谢将军!”
梁坦将他扶起来,很是郑重的说道“我不喜欢跪地行礼,无论是你还是其他人都不用跪拜我,明白吗?”
“是将军!”
既然蒋庄答应了工匠到地方就能吃饱,梁坦自然会兑现这个承诺。
所以工匠到达后不是马上开工,而是直接先住进士卒们提前搭好的营帐,接下来便是开饭!
工匠们听说不用先干活,而是先吃饭,一个个喜笑颜开,全都夸赞这位梁将军仁义。
梁坦在蒋庄的陪同下走入工匠们住的营地。
此时火头军正在给工匠们放饭,这些工匠一个个穿着破衣烂衫,裸露在外的皮肤黝黑,甚至很多人连双鞋子都没有,大部分人都是骨瘦如柴的模样。
而且其中还有十好几个瘦小的男孩子,看上去也就八九岁的年纪。
见此一幕,梁坦忍不住皱起眉头,他指着那些在排队的孩子问道“这些是工匠们的家眷吗?”
蒋庄有些为难的说道“不是的,这些小子也是工匠。”
“他们看上去也就八九岁的年纪吧?怎么可能是工匠?”
听到梁坦质疑,蒋庄忍不住双膝发软,又想跪下去了。
“站着说!不许跪!”
见梁坦面露不悦,蒋庄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答道“将军,那些管后勤的大人不愿将身强体壮的工匠给俺,甚至还想削减人数,俺好说歹说才弄来这五百工匠。
是小人办事不立!”
“无需自责,我也不是在责怪你。”
梁坦摇了摇头,其实他只是奇怪这些工匠里为何还有孩子而已。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工匠听到了梁坦与蒋庄的对话,连忙拉着几名孩子跑了过来,二话不说便给梁坦跪下磕头,随后祈求道“请大人不要赶走他们,您别看他们瘦小,其实挺有力气的,他们吃的不多,实在不行,他们每天只吃一顿就好!”
梁坦走上前将老工匠扶起笑着安慰道“力气不力气的无所谓,只要有手艺,我这里都管饭,做得好还可以给发些工钱。就算做不了工匠,也可以帮我屯田,一样能吃饱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