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明白宗望的意思,所谓补给就是打草谷了。
完颜娄室嘿嘿笑着说道:“草原上两脚的四脚的羊都有,还能缺吃的啊?”
元嗣看着他那丑陋的脸,说不出的厌恶。
草原上的牧民以放牧为生,离开了草原牛羊也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
所以每当有强大的部落崛起,草原牧民所能选择的就只有臣服。
草原上信奉的就是弱肉强食,杨元嗣看着远处燃烧的帐篷,心有所感。
完颜娄室带着一个千人队四处掳掠,这已经是他们屠灭的第三个部落了。
高于车轮的男人全部杀光,女人抢来作为随军的营妓,牛羊充做口粮。
这样的做法虽然残忍,不过却非常有效果。
过了西辽河的时候,已经有辽国的部落过来投降,献上牛羊,只求能够活命。
完颜宗望对于这样的部落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收取了他们的牛羊和部落中的青壮年作为辅兵。
完颜娄室则是每天都需要拉一个部落的少女进入军帐,第二天扔出来的就是一具被折磨的不成样子的尸体。
一路之上都没有遇到辽国军队的抵抗,直到又往西行了四百里,才出现了辽国的侦察骑兵。
完颜娄室虽然残暴粗鲁,不过确实是一员宿将。
他马上命令停止前进,等待元嗣和宗望的大队,就这份谨慎来说就是个合格的将领。
等一万多的军马赶到,宗望决定先派出哨探侦查,大军先安营扎寨防备敌袭。
宗望对杨元嗣说道:“那些契丹侦骑像狐狸一样狡猾,要捉个活口儿还需要元嗣你的箭术。”
杨元嗣笑着说道:“我这就去给阿哥抓个舌头。”
宗望微微一笑,这舌头比喻确实很恰当。
元嗣带着刘十三和十几个侍卫穿着牧民的衣服,装模作样的赶了一辆牛车往西行。
果然走了不到十几里,五个辽国骑兵朝着他们飞驰而来。
刘十三从车上掏出铁棍,将冲上来的辽国骑兵马头砸了个粉碎。
那骑兵跌下马来,其余的骑兵一看形势不对,丝毫不停歇,调转马头就跑。
杨元嗣弯弓搭箭,将他们的坐骑全部射倒。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他们全部绑了起来了。
完颜宗望大喜,这一下抓了五个,不愁审问不出来有用的信息。
那几个辽军倒是硬气,上刑了也不肯吐露军情。
宗望的审问方式也是简单粗暴,他直接拿刀砍了两个,告诉剩下的人,不说就接着砍。
砍完了第四个的时候,最后剩下的那个怂了,开始求饶。
据他交代,这次领兵出征的是辽国的都元帅,秦晋王耶律淳。
他们是前锋,叫作“怨军”,主要由渤海的流民组成。
他们的首领郭药师,嫌弃这个名字难听,改名叫常胜军。
杨元嗣听到郭药师这个名字,心中一动。
这人可是在燕云十六州的争夺当中起了关键作用。
他先是叛辽投宋,然后又叛宋投金,并且在金国南下的过程中出了大力。
杨元嗣想见识一下这个两面三刀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成色。
耶律淳的大军在枭潭湖边上,也有二十万之众。
他们半个月以前就已经来到了这里,准备以逸待劳,在这里跟金人决战。
完颜宗望听完了这些,一刀两俘虏的脑袋砍了下来,吩咐亲卫将尸体全部拖出去。
自从天祚帝亲征被阿骨打击败辽军之后,辽军全部都对金军有了畏惧之心。
但是以前锋一万五千人对二十万,完颜宗望也没有这个信心。
他只能命令传令兵回阿骨打大营报告,让中军加快行军速度。
前锋小心戒备,四处派出轻骑哨探。
当天夜里元嗣正在帐篷里看兵书,刘十三急匆匆的进来报告敌袭。
杨元嗣有个不好的习惯,他上阵从来不穿盔甲。
不过这个习惯也有好处,就是反应速度快。
侍卫们还在披挂,他已经提着枪反身上马了。
只见营寨之外一片火光,不知道有多少人马来袭。
金军骑兵的反应也很迅速,没有丝毫的慌乱,一队一队上前应敌。
那辽国骑兵的表现却非常奇怪,他们好像非常害怕和金军肉搏,只敢在外围放箭。
完颜娄室也没有穿甲,他赤裸着上身提着一把大斧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完颜宗望带着他的侍卫一边在营中来回驰骋一边大喊:“舍弃营寨牛羊,全部集中冲锋!”
杨元嗣发现自己的飞骑反应比金军还快,刘十三举着赤骑紧紧跟在他身边。
一队辽军看他们人数少,慢慢围了过来。
还有六十步的时候开始射箭,赤骑都有铠甲,对于弓箭的防御力还是可以的。
杨元嗣将枪挂在马鞍上,也拉开金乌弓开始还击。
他虽然只有一张弓一个人,可是由于射速太快,看上去如同几个同时在射箭一般。
对阵的辽军纷纷军马,剩下的开始往后面散去。
刘十三他们趁机发起了全力冲锋,跟辽军混战到了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