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娄室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大部队往回撤退。
他身躯庞大,又没有穿甲,很快肩膀上就中了一箭,好在皮糙肉厚,也没有什么大碍。
金人接连几次攻击都被打的灰头土脸,损失了五六千人,整个金军大营怒气冲天又毫无办法。
那跶不野却越发嚣张,居然整了一张桌子,摆满酒食就在城墙上宴饮。
金军搜刮的牛羊粮草只能供一月之用,如果一月之内攻不下来临潢府,就只有撤退一条路了。
狼河从珍珠寨旁边流过,杨元嗣和飞骑们就驻扎在这里。
天气逐渐转暖,刘十三做了个鱼网,居然真让他从河里网了不少大鱼。
杨元嗣看这鱼至少有个十斤多重,感叹这时候自然环境真是好。
杨景川穿着一领破战袄在河边架起了两堆篝火,骂骂咧咧的开始烤鱼。
他和辛兴宗都在军中,有什么出风头的事情却也不让他们干。
只将刘十三推在前面,冲锋陷阵出尽了风头。
辛兴宗微笑着看景川忙活,心里又是另一种想法。
他不知道杨元嗣这样做的目的,不过跟着大军征战,能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他隐隐觉得,杨元嗣的志向好像不止当个城主或者富家翁那么简单了。
要是跟着这样的人,人生是不是会变的有趣很多呢。
杨元嗣不知道他们想的有这么多,他拿起一块烤鱼咬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杨景川对元嗣说道:“阿哥,我看金人拿这个什么临城也没有办法,难道我们就要在这里耗下去吗?”
杨元嗣还没答话,就听远处一阵笑声,一人说道:“有元嗣在,破临潢不用那么久!”
大家抬头看都吃了一惊,原来是阿骨打来了,后面还跟着宗翰和一队侍卫。
他毫不客气的拿了一条烤鱼,撕着吃了起来。
众人赶忙起来行礼,阿骨打说道:“你们吃吧,我跟元嗣一起走走。”
杨元嗣坦然起身,两人顺着狼河往下游走去,河水潺潺,让人心静。
阿骨打说道:“大宋的使节已经到了辽阳城了。”
杨元嗣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提出大宋的使节是什么意思,也只能敷衍道:“估计是赵官家对燕云的事情着急了。”
阿骨打点了点头,说道:“先不说他了,对于攻打临潢城,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其实杨元嗣心里早就有一个想法,原来他还想看看金人有没有什么别的本事。
经阿骨打这么说,想必金人应该是黔驴技穷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阿骨打急忙问道:“说说看。”
杨元嗣回道:“这计策还要郭大哥帮忙,不如将他也叫过来吧。”
阿骨打听了索性让传令兵将所有高级将领都集中在大帐之中,紧急召开会议。
杨元嗣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都沉默不语。
完颜娄室站起来说道:“我同意杨统制的战法,是汉子就不要怕死。”
宗望和宗翰也点了点头,阿骨打最后拍板,明天晚上发起总攻。
郭淮山按照杨元嗣的要求,将四座箭楼又做了一番改造。
晚上夜色如墨,完颜娄室带着三十个勇士藏在箭楼之中。
其他两座箭楼里面也都藏了五十人,
刘十三带着另外三十人和杨元嗣同在一座箭楼上。
四座箭楼底下都装着轮子,军卒借着夜色的掩护,慢慢推着箭楼往城墙下靠。
杨元嗣站在箭楼的露台上,手里紧紧握着金乌弓,他后面四个军卒捧着箭壶。
前面是一面镶着铁皮的大盾,也有两个人在后面抵住。
离城墙还有一百多步,守城的辽军终于发现了远处的四座箭楼。
领头的副将连忙命令神臂弓准备射击,只是夜色深浓,一百步之外已经是人视力的极限。
弩手们只能快速的上弦发箭,远远失去了白天的准头。
杨元嗣的眼睛看城墙上的人却有八分的把握。
箭楼五丈多高,甚至比那城墙还要稍微高一些。
除了杨元嗣,其他箭楼上也都有十个神射手。
随着一声号角声响起,金军阵地上冲出了五千多轻骑兵,他们绕着城墙开始仰射。
墙上的守军也开始还击,这时候元嗣站了起来,他的任务就是压制城墙上的那些神臂弓。
他箭如流星朝着一个正在上弦的辽军射去,直接透胸而过,将他钉在地上。
杨元嗣站在箭楼上,不断拉弓,后面的军卒负责给他递箭。
完颜宗翰带着一队力士在箭楼之下,只听得破风声迭起,那箭就像连珠一般射向辽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也不信一个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射出如此多的箭矢。
辽军副将发现只要神臂弓刚要发射,就会有一箭射来将弩手射死。
他急忙命令军卒拿盾去护住那些弩手,还没来的及发令,一支箭直插他喉咙,将脖子射了个对穿。
杨元嗣将那些弩手射死又射倒了几个挂着狼尾的辽军将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