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梁山的骑兵良莠不齐,不过一个人能同时应付二十多骑。
那么这个杨信也是刘十三和景川韩世忠他们的水平了,值得一看。
看这个家伙的卷宗他果然是边军,是在秦凤路犯了事,刺配到这里来的。
说是犯了延误军机,失陷同袍的罪过。
看这个罪名,杨信至少也是个军官之类的。
杨元嗣打算第二天上岛去看看军马场的建设情况,顺便见一下这个杨信。
二阮听说这里也有海船,按耐不住要也去看一下。
杨元嗣不想去看那些平海军的军卒晒盐种菜,就安排一个伍长带着二阮去了。
沙门岛跟上次见到又有了一番不同的景色。
现在岛上的军马已经有了两千多匹,景九种的牧草也郁郁葱葱,有些已经发黄了。
马厩和谷仓粮草仓库全部都已经建设完毕,旁边还有一排军营。
岛上的囚犯看到杨元嗣上岛,都围着他欢呼起来。
杨元嗣一眼就看见了杨信,他的身材比元嗣还高半个头,足足有一丈。
杨信也向元嗣看了过来,眼光从额前散乱头发的间隙里透了出来,精光四射。
杨元嗣走向他,说道:“你就是杨信?”
杨信点了头,不再说话。
元嗣想这些有本事的人确实都很有个性啊。
他越发对这个杨信很感兴趣,又问道:“有没有兴趣比试比试?”
“弓箭我不如你,枪棒可以试一下。”
元嗣心里一乐,这家伙说话还挺有意思。
赵四听说元嗣要和杨信比武,吃了一惊,急忙上前劝说。
杨元嗣却并不在意,将杨信带到了牢城营里的小校场上,
两人每人拿了一条哨棒,开始放对。
一交手元嗣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卢进义号称棍棒山东第一,杨元嗣跟他交手的时候只觉得他招式精妙,确实是具有高手风范。
但是如果真是在战场上性命相搏,元嗣未必就会输给他。
这个杨信的打法却完全不一样,他的招式更加简单直接,更合元嗣的胃口。
这种招式一看就是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从无数的生死时刻总结出来的。
他越是出招惊险,元嗣就越是全神贯注的破解他的招数。
只有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才能真正的有所提高。
杨信本来认为他就是箭术比较出色罢了。
这样的人物他在西军见的太多了,那些什么无敌、神将哪个不是吹嘘出来的。
真到了临阵的时候,一个跑的比一个快,再随便找个部下顶罪。
只是想不到这个杨元嗣确实是有真本事的,而且这个人的招式跟自己也很像。
不是什么名师教出来的,却也像是战场里厮杀出来的。
两人各怀心事,一直交手了七八十个回合,彼此都心中佩服。
周围围观的人都看得呆住了,就连刘十三都张大了嘴巴。
元嗣的实力他是了解的,今天已经是属于超水平发挥了。
那个大个子也实在是厉害,两人已经斗到一百招开外了。
已经是一百三十招开外,杨元嗣将哨棒往杨信面门上刺去,杨信用哨棒往外一拨,化解了这招。
杨元嗣哨棒往右下方斜了下去,杨信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哨棒朝着元嗣天灵盖劈了下来。
元嗣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等杨信将招式用老,飞起左脚踢在他当胸。
杨信往后便倒,杨元嗣却并不继续进攻,示意他站起身来继续。
刘十三也握紧了双拳,喊道:“接着打啊!”
杨信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将哨棒往外一扔,说道:“没意思,不打了。”
“什么叫没意思啊?”杨元嗣上身衣服已经让汗水湿透,正是过瘾的时候。
杨信却皱着眉头说道:“要是我都拿着长枪生死相搏,我已经杀了你两次了,你也有三次机会杀我,哨棒,没意思!”
杨元嗣哈哈大笑,这家伙虽然说话总是三言两语,不过都很有道理。
元嗣又问道:“你想不想跟我去做几件有意思的事?”
杨信低头想了想,回道:“再说!”就头也不回的往牢城里去了。
刘十三撇了撇嘴,“还真是个奇怪的家伙。”
元嗣也不强人所难,在你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替人家做决定。
他又绕岛转了一圈,嘱咐景九和赵四一定要注意防火,就返回了登州。
杨元嗣在登州也有一个院落,是赵纬纶的主意。
他来往莱州登州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再一个随着势力的壮大,城里也要布置眼线了。
二阮正坐在中等他回来,杨元嗣看他们脸色尴尬,知道肯定是有话要说。
阮仲问道:“听说大哥跟呼延庆也是以兄弟相称?”
杨元嗣没有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点了点头,说道:“节度使以前帮我的地方不少,但也不耽误你们有话直说。”
阮仲叹气道:“这呼延节度使不知道兵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