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过,父之过。】
【新的大门向看不惯王安石的一众文人打开,继妖魔化王安石出生后,他们开始了更天秀的操作——抹黑王安石最重视的长子王雱。】
【《宋史·王安石列传》编注时,特意参考了《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等作者是熙宁变法反对派的笔记。】
【“为人剽悍阴刻,无所顾忌”,“常称商鞅为豪杰之士,言不诛异议者,法不信行”,“囚首跣足,携妇人冠以出”……】
【在这些人笔下,王雱成功被塑造成了一个性格恶劣轻狂的精神病。】
【不仅如此,他们还选取了另一种办法——以伪乱真。】
【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
【《东轩笔录》、《谈苑》与《墨客挥犀》等众多笔记小说,都选择“旁”冠“雱”[滂]戴。】
【其中,有些是流传中传抄失误,可更多是蓄意把王安石次子王旁的事迹扣到长子王雱头上,以至于能通过诬蔑王雱来抹黑王安石。】
【等到了明朝,文人们创作的笔记小说,直接按头王雱有心疾,家暴妻子,吓死儿子,荆公改嫁儿媳妇。】
【王雱写了一首缠绵词《眼儿媚》,在谣言里直接变成了庞氏再婚后,王雱追悔下对庞氏倾诉的相思之作。】
【巾帼宰相:哈哈哈!我还看过王安石给王雱提亲苏小妹的故事。】
【高薪诚聘东坡当饲养员:苏洵和王安石都不对付,这编得太离谱了吧!】
【爱吃咸鱼的小虞:苏小妹好像是虚构人物。】
我有心疾!
我家暴妻子!!
我吓死儿子!!!
我爹把我妻子改嫁!!!!
王雱一动不动盯着天幕,死死握紧手中的茶杯。
这群人都是什么品种的智障。
好想弄死诬蔑他爹的这群玩意儿。
他可不像他爹心胸广大,要是让他知道保守派哪些人参与了这件事,他非得报复回去。
王雱面无表情,转头询问妻子萧氏:“我是不是还该谢谢他们给我安排个儿子。”
这儿子,他不稀罕。
他就稀罕未出生的闺女。
被传被家暴和被阿舅(公爹)改嫁的萧氏沉默了:!!!
这还能怎么回答?儿子不重要?可儿孙满堂可是维持家族兴旺的根本。
府邸另一院子,尚未娶妻的王旁苦笑摇头。
何必折磨他人,还累及兄长清名。
这妻,也不是非娶不可。
(还在地府的侄女炸毛:你不娶妻,我上哪儿给我爹过继儿子。)
【王安石谣言相关的逸闻挺多的,像什么贪财、乱吃东西等等,不过最为着名的还是不爱洗澡和“王太祝生前嫁妇”这两个。】
【了解过介甫的一生,总是不免感叹他的执拗,工作中“尽吾志而无悔”力行变法,婚姻中坚守“一生一世一双人”。】
【在介甫的一众逸闻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记载在《邵氏闻见录》里的这样一个小故事——王安石辞妾。】
【上面说:
王安石妻子吴氏花费九十万钱,偷偷为王安石买回一个美貌女子当小妾。
等王安石回家的时候,见到陌生女子对自己笑靥相迎,一头雾水。
在王安石询问下,女子如实相告,她是吴夫人买来侍候王安石的小妾。
女子原本是一名武官的妻子,武官给朝廷运送粮食时船沉了,倾家荡产也赔偿不起,只好把妻子也给卖了抵债。
王安石怜悯女子的遭遇,让女子和丈夫夫妻团聚,不仅没要那九十万钱,还另外赠送了他们财物。】
【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此一生,王安石只妻子一人。】
【退居江陵后的一年,王安石大病一场,昏迷了整整两天。醒来后,王安石劝慰妻子:“夫妻之情不过偶然姻缘的撮合,我死后你千万不要伤心难过,只需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就行。”】
【吴夫人安慰他不要乱想,这病不要紧,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王安石摇头又道:“生死之事神秘莫测,我怕现在不说,哪天突然撒手离开,没有机会交待清楚,空留遗憾。”】
【有一说一,这我真的很难不磕啊!呜呜呜——咱们介甫就连要死了,都还惦记着不让夫人伤心难过。】
【嘿嘿!介甫这么宠妻,与他斗得你死我活的司马光自然不甘落后,他也要一生一世一双人。谁也不准拦住他,就连他夫人张夫人自个儿也拦不住。】
【张夫人嫁给司马光后,三十多年都没有孩子,觉得十分愧疚司马光,铆足了劲为司马光挑选小妾。】
【无奈,张夫人接连介绍了好几位颇有姿色的姑娘,司马光都不为所动,全部赶走了。】
【在纳妾一事上,夫妻二人一次又一次交手,最后张夫人请了外援——司马光的岳母。】
【司马光夫妻二人受邀到妻子娘家赏花,岳母找借口把张氏支开,派了一个穿着华丽的貌美丫鬟伺候司马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