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正好。
良辰吉日,宜动土开工。
宋木兰买在村西尾的荒地今日一大早围了不少人。
有准备开工的泥水匠,瓦工,木匠,还有围着看热闹的村民,还有热心过来帮忙的邻里邻居。
里正也早早过来,叮嘱宋木兰一会儿举行动土仪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壮娘,你务必记住,举行仪式过程中忌说“倒”“塌”这些不吉利的字眼,可清楚了?”
宋木兰点了点头,“嗯,淮山叔,我已熟记在心。”
临近开工这几日,宋木兰就跟陀螺一样转,也需要记住很多东西。
建房还真是一件大事啊,也马虎不得半点儿。
“那就开始吧。”
不远处已设了香案供奉土地神以及地基主。
供品有三牲(其中包括猪头,鸡,鸭),还有几盘水果,以及备了酒水。
这还是王老太昨天提醒宋木兰要用上的供品。
好在今日一大早去镇上李屠户那里买了一个猪头回来,晚一点就被旁人买走了。
只见宋木兰诚心向神明禀告动土意图,祈求神明庇佑他们的房屋建造顺顺利利。
祈祷完成后,宋木兰紧接着烧纸钱,让人点燃鞭炮,寓意驱邪纳吉。
随后,孙大壮将上面写着“福德正神”的木牌插进地基中间,安放土地公牌位,且每日都要上香,直到房屋建成为止。
祭拜土地神结束后,便开始破土仪式。
宋木兰作为主人家,双手执锄,顺应阳气在南方方位挖土三下,意为“破土”。
然后在地底下埋入铜钱,象征财富吉祥,寓意镇宅辟邪。
“开工大吉。”
宋木兰话音一落,村民们鼓掌欢呼道贺。
“恭喜啊,大壮娘。”
“恭喜恭喜。”
师傅们开始干活,平日关系要好的几家也没闲着,手里眼里都有活,能干一点是一点。
这一次参与建房的师傅还有铁根和树根两兄弟,还有回春。
上一次他们过来给宋木兰搭了猪棚,宋木兰可是一直记着要他们三个再次帮她建房。
毕竟三个师傅认真又负责,这活可是干得十分细致又用心。
这一次建房,宋木兰一共找了二十个工人。
有些是周员外找来的,有几个是刘秀萍娘家哥哥介绍来的,可都是手艺了得的师傅。
“来火媳妇,听说你家请匠人师傅三十文一天,还包一餐中饭,不知还缺不缺人?我家火生以前也给不少人家盖过房,砌墙可行得很。
你不妨考虑一下我们家火生,他给你干活绝对不会马虎和偷懒。”
说话的正是老孙家隔壁的邻居丁婶子。
丁婶子二儿子以前在县城当过泥水匠,后来成亲后,舍不得跟媳妇孩子分开,便回家跟着爹娘种田。
以前还没分家的时候,老张氏欺负辱骂他们三房的时候,丁婶子有时候看不过去,便会隔着院墙劝老张氏。
都是一家的,没必要做得太过分,好说歹说他们也是来火的媳妇和孩子。
这些宋木兰可都记得,虽说丁婶子那时候没帮上太大的忙,可也不至于跟大房那样给他们三房落井下石。
宋木兰笑着说道,“可以啊,丁婶子,我这里还缺人,你让火生过来帮我盖房吧,同样跟他们一样,算三文一天,也包餐。”
原以为宋木兰会拒绝,丁婶子都快要丧气了。
这么一听,丁婶子瞬间笑得合不拢嘴。
“好嘞,我这就回家找火生,让他来你家干活。”
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其实家家户户都有闲着的人。
镇上码头搬货的人太多了,都排不到他们家火生去搬货,可也不能在家闲着拍苍蝇。
这可是三十文一天啊,在码头搬货都没这么多,而且还包一餐,还是在自己村里,这可是很好的一份工了。
手脚本来不太利索的丁婶子这下走得飞快。
其他村民一听,也跟着问道,“大壮娘,我们家土牛也能盖房,不知可不可以……”
宋木兰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你让他过来吧。”
“来火媳妇,你知道的,我家阿彪可是瓦工,里正家的房子可是他帮忙盖的,能不能也算他一个?”
“可以,也算阿彪一个,能今日让他过来上工,就今日过来。”
“没问题,我这就去榕树头喊他。”
……
最后宋木兰又在村里找了十个帮忙盖房的同村人。
虽说平日里往来不多,可宋木兰始终也嫁来青石村这么多年了,那几户人家还是好相处的,也老实能干。
而且离秋收越来越近了,宋木兰想着这农闲时候,多找些人把房子提前盖好不妨是件好事。
她只想早点住进新房,再也不要过大半夜淋雨睡不着的凄惨日子。
反正横竖都要花这么多银子,还不如把时间给缩短。
“回春,从这条线开始,我们得先把地基给挖出来,然后一步步……”
“富贵,你来我这帮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