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赵高与李斯的合谋
赵高深知,若想让篡改遗诏的阴谋得逞,必须拉拢位高权重的左丞相李斯。于是,他精心谋划,开始了对李斯的游说。
赵高找到李斯,单刀直入地提及秦始皇遗诏之事,并表明自己欲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的想法。李斯起初严词拒绝,他认为这是违背先帝意愿、扰乱朝纲之举。李斯一生为秦朝殚精竭虑,以法家思想辅佐秦始皇建立起大一统帝国,秉持着对皇权正统传承的坚定信念。
然而,赵高老谋深算,他敏锐地抓住了李斯的弱点。赵高指出,扶苏与蒙恬关系密切,若扶苏继位,必定会重用蒙恬,李斯的丞相之位恐将不保。而且,蒙恬在军中威望极高,李斯若失去丞相之位,不仅权力尽失,还可能面临性命之忧。同时,赵高又以胡亥为人仁慈宽厚、易于掌控为由,向李斯描绘了与胡亥合作后继续保有荣华富贵的美好前景。
李斯内心开始动摇,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对秦朝的忠诚和对正统的坚持让他抗拒这种违背先帝遗愿的行为;另一方面,对自身权势和地位的担忧又使他犹豫不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斯最终屈服于赵高的威逼利诱,选择与他合谋。
他们合谋的过程极为隐秘。首先,销毁了秦始皇原本赐给扶苏的诏书,以确保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先帝的真实意愿。接着,精心伪造了两份诏书。一份明确宣布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赋予胡亥合法的继位身份;另一份则以严厉的措辞指责扶苏和蒙恬,罗列莫须有的罪名,赐他们自杀。
赵高与李斯的合谋对胡亥继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若无他们的合谋篡改遗诏,按照秦始皇的遗愿,皇位将由扶苏继承。而他们的这一行为,使得胡亥得以登上皇位,成为秦二世。这一结果彻底改变了秦朝的政治走向,为秦朝的迅速衰败埋下了伏笔。胡亥继位后,在赵高的教唆下,实施了一系列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原本有望延续秦朝辉煌的扶苏无缘皇位,蒙恬等忠臣良将含冤而死,秦朝失去了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3.扶苏与蒙恬之死
使者带着伪造的诏书日夜兼程赶到上郡,将诏书交给扶苏和蒙恬。扶苏接过诏书,展开一看,上面罗列着他所谓的“罪行”,并赐他自杀。扶苏生性仁厚,对父亲秦始皇极为敬重,看到诏书后,悲痛万分,当即就要自杀。
蒙恬却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他劝阻扶苏道:“陛下如今在外巡游,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让公子您在此监军,这是关乎天下安危的重任。如今仅凭一个使者送来的诏书,您就要自杀,怎知其中没有诈?不如先派人向陛下核实情况,若情况属实,再自杀也不迟。”
然而,扶苏为人忠厚老实,他认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他对秦始皇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没有听从蒙恬的劝告,流着泪说道:“父亲既然已经决定赐我死,又何必再去核实呢?”说罢,便拔剑自刎。
蒙恬不肯轻易就死,他坚信其中必有隐情。使者见蒙恬不肯自杀,便将他囚禁起来,押往阳周。胡亥得知扶苏已死,本想释放蒙恬,但赵高因与蒙氏家族有仇,便在胡亥面前进谗言,说蒙恬有谋反之心。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话,最终派人去阳周赐死蒙恬。蒙恬悲愤交加,他仰天长叹道:“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但为了不辜负先主的信任,他还是吞药自尽。
扶苏和蒙恬的死,对秦朝政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扶苏是秦始皇众多儿子中最有贤名和才能的一位,他为人宽厚,心系百姓,若他继位,很可能会改变秦始皇时期的一些苛政,实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使秦朝的统治更加稳固。而蒙恬是秦朝杰出的将领,他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为秦朝的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是秦朝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
他们的死,使得秦朝失去了两位最有能力和威望的人物。胡亥得以顺利继位,但他昏庸无能,在赵高的操纵下,实行更加残暴的统治,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蒙恬死后,秦朝军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统帅,军事力量受到削弱,在面对后来的农民起义时,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可以说,扶苏与蒙恬之死,是秦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三、胡亥统治下的秦朝政治
1.巩固皇权的举措
胡亥登上皇位后,内心深知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正,时刻担心宗室和大臣们对他心怀不满,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在赵高的建议下,他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来巩固皇权。
首先是对宗室成员的大肆屠杀。胡亥认为,宗室子弟们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他们对皇位也有着潜在的威胁。于是,在赵高的策划下,一场针对宗室的血腥屠杀拉开了帷幕。胡亥先后将自己的十二个兄弟在咸阳街头斩首示众,十个姐妹也被残酷地肢解而死。其中,公子将闾等三人被囚禁在内宫,他们自认为平时行为端正,没有任何过错,对被定罪感到十分不解。胡亥派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尽臣道,罪当处死。”将闾悲愤地说:“宫廷的礼仪,我从来不敢不服从;朝廷的位次,我从来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从来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我不尽臣道呢?我希望知道自己的罪名后再死。”使者却回答:“我不清楚你们的罪名,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仰天大呼,含冤自杀。公子高本想逃亡,但又担心连累家人,于是上书胡亥,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十分高兴,赐给他十万钱,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场屠杀让宗室成员人人自危,再也没有人敢对胡亥的皇位构成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