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发方面,王传福坚信“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过9万名研发人员,累计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提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为比亚迪带来了众多技术突破。例如刀片电池的研发成功,不仅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这一关键问题,还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成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再如2025年3月推出的超级E平台,实现了兆瓦闪充、油电同速,彻底解决了电动车出行的焦虑;革命性的技术云辇 - Z,首次搭载在仰望U7上,让车身控制从机械世界进入电世界,填补了垂向电动化控制的技术空白。
在销售方面,比亚迪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比亚迪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卓越的产品性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59.37万辆,同比增长231.6%,市场份额达到了17.1%,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另一方面,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比亚迪的产品已销往全球各地,其纯电动客车更是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的领军企业。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5万辆,同比增长362.5%,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王传福注重研发和销售的战略,使比亚迪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产品上不断升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坚持这一战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六、王传福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引领
1.持续创新的动力与举措
王传福坚持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他深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他也怀揣着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使命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研发投入方面,比亚迪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雄厚的实力。王传福认为,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持续投入,才能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比亚迪每年都会将相当比例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中,建立了多个先进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配备了最前沿的研发设备。例如,为了研发高性能的动力电池,比亚迪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攻关,最终成功推出了刀片电池,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人才培养是比亚迪持续创新的关键。王传福深知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因此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比亚迪通过与高校合作、举办招聘会等方式,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在比亚迪内部,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创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年轻的工程师在比亚迪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成为了公司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合作交流也是比亚迪推动创新的重要举措。王传福积极推动比亚迪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与高校合作,比亚迪可以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信息,为企业的研发提供支持。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则可以共同开展项目研发,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例如,比亚迪与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比亚迪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行业交流活动,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参考。通过这些举措,比亚迪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电池、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多项颠覆性技术的发展
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比亚迪自身的竞争力,也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e平台3.0是比亚迪在纯电动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它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特点,将电机、电控、减速器等核心部件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e平台3.0采用了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实现了功率密度和效率的双提升。在安全性方面,e平台3.0搭载了刀片电池,配合整车的安全架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此外,e平台3.0还具备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的能力,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它的出现,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