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纳兰静张了张嘴,像是有话要说,可话到嘴边,又犹豫着咽了回去,最终只是轻轻抿了抿唇。
这时,太后那柔和温婉的声音缓缓响起:
“这满朝的公主、郡主,还有那些大臣家的千金小姐们,哪一个不是才貌双全、仪态出众,瞧着都是极好的。
只是不知那乌兰国的王子眼光如何,这般众多的佳人,也不知能否有入得了他眼,合他心意的。”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眼中透着自信与从容,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缓缓开口道:
“我朝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出色的女子更是数不胜数。
这世间男子,各有所好,如此众多的优秀女子,总有一人能与那王子心意相通,入得了他的眼,合他的意。”
太皇太后与太后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和和气气,实则话语暗藏机锋,尽是绵里藏针的试探,像极了在打太极。
皇后纳兰静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两人你来我往,神色看似平静,可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太皇太后何等敏锐,瞬间捕捉到了纳兰静这细微的异样。
她微微转头,目光落在纳兰静身上,嘴角噙着一抹和煦的笑意,轻声问道:
“瞧皇后这模样,可是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了?不妨说来听听。”
纳兰静听到这话,神色一怔,张了张嘴,却又迅速闭上,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太皇太后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语气愈发温和地安抚道:
“但说无妨,今日不过是咱们一家人闲来无事,聚在一起聊聊天罢了,对吧,皇上,太后?”
说着,太皇太后目光依次扫向皇上与太后,眼中满是笑意,试图化解这微妙的氛围,让众人畅所欲言。
皇上抬眸,目光温和地看向皇后纳兰静,神色间带着几分鼓励,语气轻柔却又不失威严地说道:
“皇后但说无妨,不必有所顾虑,朕断不会因此责罚于你 。”
太后也适时接上话茬,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微微颔首,和声细语道:
“是啊,皇后,都是一家人,有什么想法,都能敞开了说。”
皇后纳兰静欠了欠身,眼中闪过一丝犹疑,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承蒙皇上和太后宽宏,臣妾惶恐。只是臣妾心中这想法,不过是一时念头,也不知是否妥当,还望皇上、太皇太后、太后能恕臣妾冒昧之罪。”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继续说道:
“臣妾仔细思量过,如今这公主、郡主们,有的年纪尚小,还未到婚嫁的合适年岁;
有的则已然出阁,实在是寻不出合适的人选。
臣妾想着,王公大臣家中的千金小姐们,才貌出众者众多,或许能从中找到合适的,与乌兰国联姻。 ”
太皇太后脸上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眼中闪过一抹精明,却故作一脸茫然,微微歪头看向皇后纳兰静,和声问道:
“皇后这一提,倒勾起了哀家的好奇,不知你心中所指的,究竟是哪位千金?”
那语气轻柔,仿佛真的只是单纯的询问。
皇后纳兰静仪态端庄,微微欠身,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
“回太皇太后的话,臣妾上次参加百花宴时,有幸结识了宰相顾青平的女儿顾沁瑶。
此女举止优雅、知书达理,臣妾瞧着,是个与乌兰国联姻的不错人选。”
话语间,眼神平和且笃定。
太皇太后轻轻点头,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神色,口中称道:
“皇后的眼光果然独到,这个人选听起来确实不错。”
说完,她将目光转向皇上和太后,接着说道:
“皇上,太后,你们觉得如何呢?”
太后一听这话,脸上依旧挂着和蔼的笑容,却不动声色地抢先一步开口,语气轻柔却暗藏深意:
“太皇太后所言极是,皇后挑人的眼光确实好。
只是如今宰相顾青平在朝中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上次他的一个女儿已经入宫侍奉皇上,若是再让他的女儿远嫁到乌兰国,虽说本意是为两国交好,可难免会让宰相心生误会,以为咱们是有意疏远,这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啊。”
太皇太后轻轻颔首,目光温和地看向太后,和声说道:
“太后所言,确实不无道理,考虑得甚是周全。”
语罢,她将视线转向端坐在一旁的皇上,眼中带着几分探寻,开口问道:
“皇上,依你之见呢?”
皇上微微欠身,神色恭敬,沉稳地回应道:
“太皇太后所言极是,此事确实需谨慎思量,权衡利弊。”
声音不疾不徐,尽显帝王的从容与威严。
太皇太后微微眯起双眼,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轻叹一声,故作深沉地说道:
“如此看来,这合适的人选还真是难寻啊,着实叫人为难。”
话语间,她眼珠突然一转,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
“既然提到了宰相府的千金,大家可还记得入宫的那位顾知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