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你守得住一时,守得住一世吗?"郭淮大声喊道,"今日我十万大军压境,劝你早早投降!"姜维却不慌不忙,抬手示意。
刹那间,汉军城头竖起数百面铜镜,阳光经过镜面折射,形成一道道刺眼的光束,直直射向魏军。魏军士兵们纷纷抬手遮挡,战马受惊扬起前蹄,阵型顿时大乱。
郭淮见状,冷笑一声:"雕虫小技!"他下令骑兵出击。数千鲜卑骑兵如离弦之箭冲向山道,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当第一匹战马被绊马索绊倒,山顶的汉军立刻拉动绳索。
千钧巨石如暴雨般滚落,惨叫声、马嘶声响彻山谷。鲜卑骑兵死伤惨重,侥幸活下来的也被汉军的弩箭射杀,鲜血染红了山道旁的积雪。战斗中,一名汉军少年为了及时拉动雷石绳索,被飞溅的碎石击中额头,却仍死死握住绳索不松手。
第三折 陈仓道上生死劫
祁山之战首捷的消息传回冀县,百姓们欢欣鼓舞,街头巷尾都在传颂汉军的英勇。但姜维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知道,郭淮不会善罢甘休,更担心陈仓方向的魏军趁机偷袭。果然,三日后斥候传来急报:曹魏镇西将军钟会率领五万大军,已突破散关,正沿着陈仓道直逼汉中。
陈仓道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但汉军在这一线的防御十分薄弱,仅有两千老弱残兵驻守。姜维当机立断,留下霍弋继续镇守祁山,自己则亲率八千精兵驰援陈仓。
临行前,他握着阿莱娜的手说:"祁山就交给你了。若魏军再来,可用火攻破他们的攻城器械。"同时,他将自己珍藏的战术手札交给阿莱娜,叮嘱她仔细研读。
赶往陈仓的路上,汉军日夜兼程。寒风卷着砂砾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士兵们相互搀扶着前进,有的脚上磨出了血泡,却仍咬牙坚持。当他们抵达大散关时,却发现关隘已被魏军占领。
钟会站在城头,望着山下的汉军,高声喊道:"姜维,你来得正好!今日我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军事天才!"说着,他下令放箭。顿时,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汉军,姜维连忙指挥士兵躲在盾牌后面。
强攻显然行不通,姜维决定智取。他带着几名亲卫沿着关隘探查,发现大散关右侧有一条隐秘的山间小道。那是一条仅容单人通过的羊肠小道,两侧是陡峭的山壁,上面布满青苔,稍不注意就会滑倒。于是,他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让他们换上魏军的服装,趁着夜色悄悄摸上山道。
当这五百人出现在魏军背后时,汉军主力立刻发动攻击。喊杀声震天,火把将夜空照得通红。前后夹击之下,魏军大乱,钟会不得不下令撤退。然而,钟会并不甘心失败。他在撤退途中设下埋伏,等汉军追兵进入峡谷,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巨石滚落,箭矢横飞,汉军死伤惨重。姜维身陷重围,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
千钧一发之际,阿莱娜率领羌骑及时赶到。她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弯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羌人的战吼震破夜空,鲜卑战马列成锥形阵,直接冲入魏军的埋伏圈。战斗中,阿莱娜的手臂被流箭射中,却仍挥舞着弯刀,带领羌骑左冲右杀。钟会见势不妙,只好仓皇逃走,丢下满地的兵器和尸体。
第四折 金城风云起狼烟
祁山和陈仓的战事暂时平息,但更大的危机正在金城郡酝酿。鲜卑首领轲比能亲率三万骑兵,绕过祁山防线,直扑金城。那里不仅是汉军的重要粮草基地,更囤积着大量战马。一旦失守,汉军将陷入无粮无马的绝境。
姜维接到消息时,正在陈仓整军。他望着地图,手指在金城郡的位置反复摩挲。若分兵救援金城,祁山和陈仓的防线就会变得薄弱;若不救,金城必失。思忖良久,他决定兵行险着:留下少量兵力虚张声势,自己则率主力秘密驰援金城。为了迷惑敌军,他还让人在祁山和陈仓的营地里遍插军旗,夜晚点燃比平时多三倍的篝火,同时安排士兵假扮成百姓在营地周围劳作。
汉军沿着渭水南岸急行军,白天躲在密林里休息,夜晚借着月光赶路。士兵们的鞋子磨破了,就用布条裹住脚继续前进;干粮吃完了,就采摘野果充饥。有一次,队伍误入沼泽地,几名士兵陷入泥潭,同伴们冒着危险用绳索将他们拉出来。终于,在魏军攻城前一天,汉军赶到了金城。
轲比能没想到汉军来得如此之快,措手不及之下,暂时停止了进攻。姜维登上城楼,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鲜卑营帐,心中暗暗盘算。他发现鲜卑人扎营的地方地势较低,若能引渭水灌营,定能重创敌军。于是,他派人偷偷在渭水上游修筑水坝,又让士兵们准备了大量引火之物。
三日后的深夜,汉军突然决堤放水。汹涌的河水如猛兽般冲向鲜卑营帐,顿时一片混乱。鲜卑人从睡梦中惊醒,有的被水冲走,有的慌乱中找不到战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