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按下快门,镜头转向林深:"林总应该很懂摄影吧?"
"谈不上懂。"林深笑了笑,"只是陪过太多摄影师等日出,知道他们愿意为十分钟的光线等三个小时。"他想起在莫干山时,为了拍民宿的晨雾,有位摄影师连续住了半个月,最后他干脆在屋顶加了个摄影平台。
三、反馈里的温度
午餐安排在山腰的生态餐厅,食材都来自周边村寨。当穿着民族服装的服务员端上酸汤鱼时,贵阳旅行社的王总忍不住咂嘴:"这酸汤用的是本地小番茄发酵的吧?比城里饭店的够味。"
林深点点头,指着窗外的梯田:"我们和村里签了协议,这些番茄、辣椒都是按有机标准种植的。游客吃完觉得好,可以在出口的合作社超市买包装好的半成品。"他看向负责餐饮的经理,"王总他们旅行社的客人要是来,提前三天预订,我们能让村民杀一头散养的香猪。"
饭桌上的讨论渐渐热烈起来。有人提到景区的接驳车班次太少,有人建议在步道旁增加休息的石凳,还有人关注残疾人通道的坡度是否符合标准。林深拿出平板电脑,把每条建议都记在共享文档里,周明在一旁同步标注负责部门和整改期限。
"说个可能不太中听的。"李然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刚才在民俗体验馆,看到那些蜡染作品标价太高了。普通游客可能觉得性价比不够。"
林深看向坐在邻桌的蜡染传承人潘婆婆。老人正带着几个姑娘演示蜡刀作画,听到这话,手里的铜刀顿了一下。林深走过去,蹲在老人身边说:"潘婆婆,李老师觉得我们的定价可能需要调整,您怎么看?"
潘婆婆放下蜡刀,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这蓝布是用板蓝根泡的,一块桌布要染七遍。我教了六个姑娘做这个,她们现在每月能挣三千多,不用出去打工了。"她指着墙上的价格标签,"林总说要按工时算钱,不能让手艺人吃亏。"
李然的脸红了红,刚要说话,林深却先开口了:"我们有两个定价体系,旅行社的团队客人可以享受折扣价,散客按原价。"他转向众人,"这些收入的三成是姑娘们的工资,三成用来买板蓝根和棉布,剩下的作为合作社的公积金。如果单纯算成本,我们确实定价高了,但这是让手艺活下来的办法。"
张敏在笔记本上写下"文化价值定价"几个字,抬头时对上林深的目光。她突然明白这个男人能把生意从二手车做到旅游景区的秘诀——他总能在账本之外,看到更重要的东西。
下午的体验集中在住宿区。依山而建的木屋别墅保留着吊脚楼的结构,内部却配备了智能家居系统。当李然用语音控制打开窗帘时,对面的山景突然涌进房间,引得他连声赞叹。
"这些木屋的木材都是本地的松木,做过防火处理。"林深演示着如何调节地暖温度,"但我们故意保留了壁炉,冬天可以烧柴取暖——有些体验是科技替代不了的。"他指着墙角的竹编灯罩,"这是村里的竹编师傅做的,每个都不一样。"
在亲子主题房里,王总发现了一个细节:儿童床的栏杆比常规款高了五公分。"这个设计很贴心。"他摸了摸栏杆,"我带过不少亲子团,最怕孩子睡觉滚下来。"
林深笑了笑:"是我们民宿的老客人提的建议,现在用到景区里了。"他想起那个在莫干山民宿摔下床的小男孩,额头磕出个包,他连夜让木匠把所有儿童床都加了护栏。
四、未完成的答卷
傍晚的座谈会设在观景台下方的茶室,落地窗外是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周明把汇总好的反馈表分发给众人,表格上密密麻麻记着三十七条建议,从指示牌的字体大小到Wi-Fi信号覆盖范围,甚至有人提到卫生间的洗手液味道太淡。
"我来说说最直观的感受。"张敏放下表格,"现在很多景区都在追求高大上,但云栖谷让我看到了克制。你们没有把山凿平建游乐场,而是顺着山势做了这些恰到好处的设计。"她话锋一转,"但问题也很明显,交通接驳是硬伤。从县城过来的路虽然修通了,但没有直达班车,这会让很多自由行游客望而却步。"
王总立刻接话:"我们可以开通贵阳到景区的专线,但需要景区配合解决停车场的充电桩问题。现在新能源车主越来越多,这个不能忽视。"
李然则关注夜间项目:"晚上的活动太单薄了。除了篝火晚会,能不能增加一些星空观测或者夜间徒步的项目?我看这里的光污染很少,很适合观星。"
林深认真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些问题有些在预料之中,有些则是他从未想过的角度。比如有位旅行社代表提到,景区的导览图没有标注哪里有手机信号,这在山区旅游其实是很重要的信息。
"各位提的建议都非常关键。"林深合上笔记本,"交通方面,我们下周就会和县城客运站签订合作协议,开通每日两班的接驳车。充电桩会在三个月内增设十个,采用太阳能供电的那种。"他看向李然,"星空观测项目我们已经在准备了,天文望远镜下个月到位,还请了省天文台的专家来培训讲解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