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九见吴正纲听懂了也不欲再与他多说,“回去吧,还是那句话,与本宫和谈,你的身份不够。”
吴正纲没忍住多问了一嘴,“我楚国太子殿下如今何在?”
“楚国太子?鼎湖郡只有死的透透的司承礼,没有楚国太子。”
吴正纲闻言彻底安了心。
司承礼死透了,他便不再有顾忌。
他可托举周辰这位新太子上位,全盘接收司承礼留下的势力。他与司承礼本就是一派 ,那些人都是人精,任谁都不会再去拥护一个死了的太子。
若想保住自身地位,他们唯有另投周辰这位新主子。
这对吴家亦是好事。
他之前居然觉得这位公主是个骄矜莽撞的性子,真是瞎了他的狗眼。若没有真本事,她如何能将才名遍天下的温濯逼死,又如何能驱使段啸阳和端帝等人为她卖命。
他真是安逸日子过的太久老糊涂了。
幸好他没彻底昏了头,此一行他算是看明白了,九黎公主能驱策段啸阳等人不是靠利益交换,也不是九黎公主身后有高人指点平衡各国关系,九黎公主她自己就是那个高人。
她亦无需平衡,她就是段啸阳等人的真主子。
她诛灭楚军之举看似鲁莽,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无论这些人是生是死楚帝都会议和,那为何不诛灭绞尽震慑楚帝,还能压得楚国三年之内没有再战之力。
她更是借着议和的机会让自己自动成了她在楚国的盟友,她要抬周辰坐上太子之位,这一点与吴家的利益一致,更是原太子一派之人的必然选择。
没有人敢反水,他们彼此之间都有把柄,上了一条船便再也下不去。
而吴家就算被楚帝猜忌也必须走这步棋,吴家不可能放弃炙手可热的权势,更不可能让家族陷入危机。先前拥立司承礼,吴家与其他两位有实力一争的皇子已经是势同水火。
若是吴家不想有朝一日被新君清算,就只能拥立周辰做太子,让周辰做未来的新君。
而楚帝那边,温九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只有周辰这位太子才配与她议和。
楚帝本就担心九黎公主不同意政权自主之事,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让周辰与九黎公主和谈是楚帝的不二选择。因为九黎公主认周辰 ,认其为亲人。
这甚至算是九黎公主对楚帝开的条件,信使早已将楚帝的亲笔书信交予九黎公主,九黎公主既肯开出周辰为太子的条件,就是可以答应楚帝的自治要求。
而周辰上位,等同于有人帮着她制衡楚帝,甚至是掌控整个楚国。
如此一来,不战等同于战。
偏楚帝还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九黎公主应了他的要求,也因为周辰本就司家血脉,楚帝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这是顶级阳谋!
你能看透她所谋为何,却在百思之后无法拒绝,没有破局之法,只能乖乖按照她画好的路去走。
而楚帝为了楚家的皇权延续还得好好培养周辰,培养他的帝王心性与雄心。
“楚帝能不能悄悄培养其他皇子?”
客栈内的陆子衡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他亦是勇国公一派的人。
勇国公不禁笑出声,“培养其他皇子?你陆家,我吴家能同意吗?太子与帝王相争,楚国将陷于内斗之中,又有何力再去九黎公主相抗?
到时候楚国捏扁还是揉圆都得听九黎公主的,自治将成为一句空话。”
陆子衡亦感叹,“九黎公主这招进可攻,退可守,无法破。”
勇国公:“唯一的破局点在周辰身上,看他野心大于忠心还是忠心大于野心。”
“这,我还听说周辰痴情于九黎公主。”
勇国公乐了,“不想那么多了,该是陛下头疼,对你我而言是好事,稳立于不败之地。”
陆子衡也笑了,“太子殿下有野心,咱们拥立新君。太子殿下是忠心,咱们背靠太子殿下也是九黎公主的旧臣。
家族无忧了。”
勇国公:“这次的脸丢的值啊。”
陆子衡叹气,“咱们丢完了脸还得乖乖为九黎公主做事去。”
勇国公:“你先想想怎么保命吧,那么多将士们死了,你我难辞其咎。”
“推给徐术,他是四皇子一派的人,这个节骨眼陛下定会顺水推舟,给太子殿下一个明确的态度。”
徐术是这次同行的一个使臣。
勇国公轻声笑道,“行吧,借刀杀人。”
勇国公一行人并没有返回楚国,而是暂住到了附近的镇上,陆子衡则被勇国公派回楚国与楚帝当面汇报温九的意思。
很多事,第一汇报人的口径尤为重要,是以这事陆子衡亲自去办了。
至于徐术和他一派的那两人都被勇国公杀了,对楚帝的口径就是徐术等人对九黎公主不敬,段啸阳为跟九黎公主邀功当场持刀杀人。
这个理由楚帝信不信不重要,合理就行。
至于为啥把锅扣在段啸阳头上,主要是这事除了夜北渊跟段啸阳别人干不出来,不好往未来帝夫头上扣锅,就只能扣段啸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