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便捷又热闹的采购场景,我不禁感叹,如今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只要有钱,办年货很快就能买全。
钱就像一把万能的钥匙,想开哪扇门就能开哪扇门,无论是想吃的、想穿的,还是想用的,只要花钱,都能轻松买到,没有钱还真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在集市里转了大半天,花了四百元,年货基本上就办齐了。
鸡肉、鱼肉、猪肉买了些,新鲜的蔬菜也挑了几样,还有瓜子、糖果、对联这些过年必备的东西,样数都齐了,只是每种的数量都不多。
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过了大年初一,集市和超市就都开门了,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根本不用囤太多。再说了,现在天气虽然冷,但买多了吃不了还是会坏,尤其是蔬菜,放不了几天就不新鲜了。
正月里的蔬菜虽然贵了点,但那也比买回一堆吃不了烂掉强,这样每次吃的时候都能吃到新鲜的,口感也好。
况且,正月里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这家子请吃饭,那家子邀做客,说不定一天都不在家里吃一顿饭,买太多年货也是浪费。
想到这里,我拎着手里的年货,心里满是踏实,觉得这样既省心又划算,还能好好享受过年的热闹与温馨。
20 到下午 5 点,下班铃声刚响,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好桌上的文件,快步走向更衣室。
心里惦记着要去胶州北站接女儿,手上的动作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换下身上藏青色的工作服,我从衣柜里拿出早就备好的黑色羽绒服 —— 这是去年过年给自个儿买的,保暖又耐脏,拉上拉链,瞬间就隔绝了车间里残留的寒气。
下身是一条灰色的休闲裤,松紧腰设计穿着舒服,跑上跑下也方便。最后换上御寒的高筒黑色棉皮鞋,鞋帮到脚踝,里面的绒毛又厚又软,踩在地上稳稳当当,就算在外面站久了也不怕冻脚。
收拾妥当,我拎着车钥匙就往停车场走。
我们单位在北关,离胶州北站不算远,平时开车也就 15 分钟的路程。
女儿的高铁是下午 5 点半到站,我提前下班出发,到车站时还能服余 15 分钟,时间掐得刚刚好,一点儿也不赶。
刚拐到通往车站的那条路,就看见路边早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红的、黑的、白的,一辆挨着一辆,像一条长龙。
我放慢车速,沿着路边慢慢找空位,可瞅了半天也没见着一个空当,只好跟在最后面排队。
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女儿那趟车之前,还有好几趟车次陆续到站,不少接站的人早就来了,把能停的地方都占满了。
时不时还有公交车慢悠悠地靠站,下来一群拖着行李的旅客,出租车也在旁边不停地穿梭,想找个机会拉上客人。
我只能跟着前面的车,一步一步慢慢往前挪,挪几米就停一会儿,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盼着前面的车能快点接上人离开,好给我腾出个位置。
好不容易挪到车站附近,我终于找了个空位把车停好,赶紧下车往车站大厅走。
远远望去,胶州北站的欧式风格建筑格外显眼 —— 米白色的外墙搭配着深褐色的尖顶,窗户是拱形的,上面还雕着精致的花纹,门口的立柱又高又粗,透着一股庄重又典雅的气息。
想起之前查过的资料,这车站位于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白家屯村北,离胶州市区中心有 15 公里,设有 4 条到发线,还有两座 500 米长的侧式站台,规模不算小,来往的旅客也多。
我站在车站出口处,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离高铁到站还有几分钟。
正等着,手机 “叮” 地响了一声,是女儿发来的微信:“爸,我出检票口啦!” 我心里一紧,赶紧往出口里面凑了凑,生怕错过了女儿的身影。
还担心她路上拿太多东西累着,毕竟以前每次回来,她都要背个大书包,手里还拎着好几个袋子。
就在这时,我老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 女儿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下身配着一条浅蓝色的牛仔裤,显得利落又精神,头上还戴着一顶土黄色的圆形帽子,帽檐压得不算低,露出一截乌黑的头发。
她手里只拖着一个银色的行李箱,脚步轻快地朝我这边走来。
“爸,你早来了!” 女儿看见我,眼睛一下子亮了,加快脚步走到我面前,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见到我的喜悦。
我笑着点点头,伸手帮她提过行李箱,掂量了一下,不算太重:“是的,害怕耽误时间,必须提前来。” 顿了顿,我又疑惑地问:“你就拿一个行李箱,其他的呢?以前不都要带好些东西吗?”
女儿听了,忍不住笑了:“爸,如今谁还带那么多东西啊!除了我的笔记本电脑和几件常用的衣服放在行李箱里,其他的行李我都随车托运了。
咱们到家,行李也差不多能到了,多方便。不像你们以前,不管什么都得亲自扛着,大包小包的,累都累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