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色的涟漪缓缓敛去,第五阶青石的光芒归于温润。陆守拙立于阶上,感受着体内那颗米粒大小、却仿佛蕴含着宇宙生机的混沌道种。它每一次微弱的搏动,都如同天地初开的心跳,牵引着稷下圣地浩瀚磅礴的文气自发汇聚、吞吐,滋养着那已然化为大道沃土的新生文脉。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感与力量感油然而生,“守”、“仁”、“正”、“养”四重真意在他道心之中圆融流转,生生不息。
文心梯的前方,云雾渐开,通往云海深处那神圣宫阙的阶梯已清晰可见,仿佛只剩下最后几步坦途。
然而,就在他心神沉静,准备迈向更高处时——
嗡!!!
怀中那本沉寂的残破《论语》,封面上的“论”字,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无法用颜色形容的混沌光芒!这光芒深邃、古老、仿佛蕴含着宇宙洪荒所有的“理”之轨迹!它不再是温润的指引,而是化作一道凝练到极致的混沌光流,如同拥有生命般,瞬间脱离书册,无视了空间的距离,直接没入了陆守拙的丹田——没入了那颗刚刚凝聚的混沌道种之中!
轰——!!!
仿佛开天辟地的第一道惊雷在陆守拙体内炸响!
那颗米粒大小的混沌道种,在被混沌光流注入的刹那,猛地膨胀、旋转!其表面原本流淌的“守”、“仁”、“正”、“养”四重真意符文,瞬间被一股更加宏大、更加本源、统御一切的“理”之韵律覆盖、融合!
陆守拙的意识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猛地拉入了一个无法言喻的玄奇境界!
这里没有天,没有地,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无穷无尽的、由最纯粹“理”之法则构成的洪流!这洪流不再是之前识海中流淌的经文文字,而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至理本身!是星辰运转的轨迹,是四季轮回的韵律,是草木生长的规律,是王朝兴衰的因果,是人心善恶的尺度,是文明薪火的传承…一切的一切,都在这浩瀚无边的“理”之洪流中清晰呈现、交织、演化!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上古先民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在蒙昧中点亮文明的第一缕微光!
他看到了圣贤伏案着书,开坛讲学,将智慧的火种播撒向九州大地!
他看到了金戈铁马,王朝更迭,仁义与霸道的碰撞在历史长河中激起滔天巨浪!
他看到了寒窗苦读,科举入仕,无数士子以毕生之力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他看到了青萍镇阿婆在苦难中坚守的善良,看到了自己于血火绝境中凝聚的守护道心…这微末个体的挣扎与坚守,同样在这浩瀚的“理”之洪流中,闪烁着属于其自身的、不可磨灭的道韵光辉!
理!
一个比“道”更加本源、更加具象、统御着一切法则与秩序的终极概念,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陆守拙的道心之上!残书传递而来的混沌光流,正是这儒家文脉源流中,最核心、最本源的——“理”之真意!
格物致知!穷理尽性!
天理昭昭,存乎万物!
吾道一以贯之者,理也!
宏大、庄严、仿佛来自亘古圣贤齐声吟诵的箴言,在这片“理”之空间中轰然回响!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洞悉万物、教化苍生的终极伟力!
陆守拙的意识在这浩瀚的“理”之真意面前,渺小如同尘埃。但他丹田中那颗融合了“理”之光流的混沌道种,却如同找到了归宿的核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道种表面的符文彻底蜕变,化作一个古朴玄奥、仿佛由天地间所有法则轨迹凝聚而成的——“理”字古篆!
道种与“理”之洪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他感觉自己仿佛化作了这洪流的一部分,成为了这无尽“理”之法则的一个节点!过往所经历的一切,所领悟的一切,都在“理”的统御下,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串联成了一条清晰无比、通往至高圣道的轨迹!
文心梯,叩问本心,明“守”、“仁”、“正”、“养”,乃铸道基!
得“理”真意,贯古通今,融会万法,方为…问道之始!
这个明悟,如同拨云见日,瞬间照亮了陆守拙修行路上的终极方向!凝聚道种并非终点,而是真正踏上追寻“理”之圣道的起点!残书选择在此刻将最本源的“理”之真意注入他的道种,正是对他通过前五阶考验、道基圆满的最终认可,也是为他开启通往儒家圣道终极殿堂的大门!
与此同时!
稷下学宫深处,那座由混沌青玉雕琢而成的古朴殿宇内。
那双温润如玉、蕴含万古智慧的眼眸,在陆守拙道种融合“理”之真意的刹那,骤然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璀璨神光!眼眸深处,仿佛有星河生灭,有文明兴替,最终定格在文心梯上,那个被混沌光芒笼罩的少年身影上。
“竟…是‘理’之本源共鸣…”
“沉寂万载的圣物…竟择此子为薪火…”
“青萍…微末之地…竟蕴此等璞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