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故事跨度两年,从甲寅年(公元前7年)开始说起。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
正月,皇上又去甘泉宫,给泰畤神举行祭祀。
二月壬子日,丞相翟方进去世。当时火星停留在心宿位置,这种星象被视为大凶。丞相府的议曹李寻就劝翟方进:“灾祸已经迫在眉睫,皇上的不满越来越多,您哪能只想着不被罢官呢?咱丞相府三百多号人,就看您能不能带头扛下灾祸,把坏事变好事了。”翟方进愁得不行,正不知道咋办呢。恰巧郎官贲丽擅长观星,说这种灾异得有大臣来顶锅。皇上就召见了翟方进。翟方进回到家,还没等自己动手,皇上的诏书就到了,把他一顿批,说他政务没处理好,导致灾害不断,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最后还说:“本来想直接免你的职,但又不忍心,让尚书令赐你上等美酒十石、肥牛一头,你自己看着办吧!”翟方进当天就自杀了。皇上对外封锁消息,派九卿带着册书追赠翟方进印绶,还赐了御用的棺椁,让少府操办丧事,连柱子栏杆都蒙上了素布。皇上还多次亲自前去吊唁,给的礼遇远超其他丞相。
司马光吐槽说:晏婴说过“天命不会随意改变”,祸福来了哪是能随便转移的?以前楚昭王、宋景公不忍心把灾祸转嫁给大臣,说“把心腹的病转移到四肢,有什么用?”就算灾祸真能转移,仁君都不愿意干,更何况根本转移不了!要是翟方进罪不至死却被赐死来挡灾,这是欺骗上天;要是他真有罪该杀,却偷偷赐死还厚葬,这是欺骗世人。汉成帝又想骗天又想骗人,最后啥好处也没捞着,真是不懂天命!
三月,皇上跑到河东,祭祀后土神。
丙戌日,皇上在未央宫驾崩。
皇上平时身体倍儿棒,没啥毛病。当时,楚思王刘衍、梁王刘立来京城朝见,第二天就要走了,皇上前一晚还在白虎殿布置送别仪式;又打算任命左将军孔光为丞相,都刻好了侯爵印,写好了任命文书。结果大晚上还好好的,天快亮的时候,皇上穿裤子袜子准备起床,突然衣服掉地上,说不出话了,上午十点左右就驾崩了。民间立马炸开了锅,都把锅甩给赵昭仪。皇太后下令让大司马王莽联合御史、丞相、廷尉彻查,询问皇上生病前后的情况,赵昭仪最后自杀谢罪。
班彪说:我姑姑在后宫当婕妤,我们父子兄弟都在宫里当差,她常跟我说:“成帝那颜值和气质没得说,上车时身姿挺拔,不左顾右盼,说话不着急,也不乱指挥,上朝时沉稳大气,威严得像神一样,那派头绝对是天子范儿!他博览群书,能听进去直言,公卿的奏议也都很有水平。当时天下太平,上下和睦。可惜沉迷酒色,赵氏姐妹祸乱后宫,外戚把持朝政,想想就让人痛心!”从建始年间开始,王氏家族逐渐掌握大权,后来哀帝、平帝在位时间短,王莽就趁机篡位了,他的权势可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
当天,孔光在皇上灵前接受任命,成了丞相,还被封为博山侯。
富平侯张放听说皇上驾崩,伤心过度,哭着哭着就死了。
荀悦评价说:张放不是不爱皇上,只是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光有爱没有忠,就是仁爱最大的敌人!
皇太后下令,长安的南北郊祭祀恢复旧制。
四月丙午日,太子登基,到高庙拜谒;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还来了波全国大赦。
哀帝刚上台,那叫一个勤俭,各种缩减开支,政事都亲自处理,朝廷上下都盼着他能带出个太平盛世。
己卯日,汉成帝被安葬在延陵。
太皇太后允许傅太后、丁姬十天进一次未央宫。
皇上就问丞相和大司空:“定陶共王太后该住哪儿?”丞相孔光早就听说傅太后这人强势又有手段,而且从皇上小时候就一手养大、教导成人,皇上能当上皇帝她也出了不少力。孔光担心傅太后参与朝政,不想让她和皇上走太近,就提议:“给定陶太后另建一座宫殿吧。”大司空何武却说:“住北宫就行。”皇上听了何武的。北宫有紫房复道直通未央宫,傅太后果然天天通过复道往皇上那儿跑,还吵着要给自己加封尊号,提拔自己的亲戚,搞得皇上都没法按自己的想法办事。高昌侯董宏一看风向,赶紧上书说:“秦庄襄王的生母是夏氏,但被华阳夫人收为养子,庄襄王即位后,两人都称太后。咱也该封定陶共王后为帝太后。”这事儿交给有关部门讨论,大司马王莽和左将军师丹马上弹劾董宏:“他明知道皇太后是最尊贵的,天下只能有一个正统,却拿灭亡的秦朝作例子,误导朝廷,这话说得太不应该,是大逆不道!”新皇上刚登基,比较谦虚,就听了王莽和师丹的话,把董宏贬为平民。傅太后知道后火冒三丈,逼着皇上必须给她加封。皇上没办法,只好请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丙戌日,立傅氏为皇后,她是傅太后堂弟傅晏的女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