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于是召回皇甫规,任命他为议郎,论功应当封侯。但中常侍徐璜、左悺想从他那里捞好处,多次派宾客去询问功劳情况,皇甫规始终不予回应。徐璜等人恼羞成怒,用以前的事陷害他,将他交给官吏处置。他的下属想凑钱送礼谢罪,皇甫规发誓坚决不听从。最终,他以贼寇未清的罪名,被关进廷尉监狱,判处到左校署服劳役。许多王公大臣和太学生张凤等三百多人到皇宫前为他申诉,正好赶上大赦,皇甫规才得以回家。
延熹六年(公元163年,癸卯年)
春季二月戊午日,司徒种暠去世。
三月戊戌日,皇帝大赦天下。
朝廷任命卫尉颍川人许栩为司徒。
夏季四月辛亥日,康陵的东署着火。
五月,鲜卑侵犯辽东属国。
秋季七月甲申日,平陵园寝着火。
桂阳贼人李研等进犯郡界,武陵蛮再次反叛。太守陈奉出兵将其平定。宦官向来厌恶冯绲,八月,冯绲因回师后盗贼又起,被免职。
冬季十月丙辰日,皇帝到广成苑打猎,接着前往函谷关、上林苑。光禄勋陈蕃上疏劝谏说:“天下太平的时候,打猎也应该有所节制,何况如今国家面临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三空’困境呢!再加上战事未停,百姓四处离散,这正是陛下忧心操劳、坐立不安的时候,怎么能大张旗鼓地炫耀武力,沉迷于骑马游玩的享乐之中呢!而且去年秋天雨水多,百姓才刚开始种麦,现在正是鼓励耕种的时候,却让他们去做驱赶禽兽、清理道路的劳役,这可不是贤君圣主体恤百姓的做法啊!”奏章呈上后,皇帝没有采纳。
十一月,司空刘宠被免职。十二月,朝廷任命卫尉周景为司空。周景是周荣的孙子。当时宦官势力正盛,周景和太尉杨秉上奏说:“朝廷内外的官吏,很多都不称职。按照旧制,宦官子弟不能担任要职、掌握权势。但如今他们的亲属和门客,遍布各个官署,有的年轻平庸之人,却担任郡守等重要职位,搞得上下怨声载道,百姓愁苦不堪。应该遵循旧章,罢免贪婪残暴的官员,杜绝灾祸和指责。请下令让司隶校尉、中二千石官员、城门校尉、五营校尉、北军中候,各自如实核查自己管辖的人员。应当撤职的,自行将情况上报三公府,同时检查是否有遗漏,继续上报。”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杨秉上奏弹劾州牧、郡守、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多人,这些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免职,天下人无不敬畏。
朝廷下诏征召皇甫规为度辽将军。当初,张奂因为是梁冀的旧部,被免官并禁止做官,所有的朋友都不敢为他说话,只有皇甫规先后七次举荐他,张奂因此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等到皇甫规担任度辽将军,到军营几个月后,他上书举荐张奂,说:“张奂才略兼备,适合担任主帅,以满足众人的期望。如果还认为我适合担任此职,希望能给我一个闲职,让我做张奂的副手。”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张奂代替皇甫规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则担任使匈奴中郎将。
西州的官吏和百姓到皇宫前为前护羌校尉段颎申冤的人很多,恰逢滇那等各羌族部落越发猖獗,凉州几乎沦陷,于是朝廷再次任命段颎为护羌校尉。
尚书朱穆痛恨宦官肆意横行,上疏说:“按照汉朝旧例,中常侍应挑选士人担任,建武年以后,才全部任用宦官。自延平年以来,宦官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他们佩戴貂珰的装饰,担任皇帝近臣的要职,朝廷政事都由他们一手把持。他们权势极大,无比显贵,子弟亲戚都能获得荣耀的官职。他们骄纵放肆,无人能管,使得天下穷困,百姓一无所有。我认为应该全部罢免宦官,恢复以前的制度,重新挑选天下清正淳朴、通晓国家体制的士人,来填补他们的职位,这样百姓就能蒙受圣明的教化了!”皇帝没有采纳。后来朱穆进宫觐见,又当面陈述说:“我听说汉朝旧制,设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负责处理尚书事务;黄门侍郎一人,负责传递文书奏章,这些职位都任用世家大族之人。自从和熹太后以女主身份临朝听政,不与公卿直接接触,就任用宦官为常侍,让小黄门在两宫之间传达命令。从那以后,宦官权势凌驾于君主之上,使天下陷入穷困。应该将他们全部罢免遣散,广泛选拔德高望重的老儒,让他们参与政事。”皇帝听后很生气,没有回应。朱穆伏地不起,左右侍从传旨“出去!”过了很久,朱穆才快步离开。从此,宦官多次借故假传圣旨诋毁他。朱穆向来刚正,心中郁闷不得志,没过多久,因愤怒引发毒疮而死。
评论
延熹五年至六年的历史,是东汉王朝衰败的加速期。从边疆平叛的反复到朝堂权力的倾轧,从士大夫的抗争到宦官的专横,多重矛盾交织碰撞,勾勒出一个病入膏肓的时代轮廓,其中的治理失序与人性挣扎尤为触目惊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