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知味又咳了咳,十分惋惜,“令堂死得真不是时候”。
霍幼安更丧气了,得知孔氏再一次抛弃自己,为了给霍伯征脱罪,自绝而死的那一刻,他以为,那已经是她一生中对他最大,也是最后的恶意。
没想到,她更大的恶意在死后兀自延续。
不是她,前前早就进了他霍家的门了!
白前打断这诡异的对话方向,急切问道,“你有没有被夏首辅的人发现踪迹?”
“怎么可能?我霍幼安第一次偷人,怎么可能会被人发现?”
白前,“……”
所以,说你是贼就不行,说你偷人就没问题?
困倦至极的霍幼安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语病,“那个杨凌云是夏首辅大半夜进宫亲自带出来的,饭还没好?”
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被霍幼安无缝连接在一起,居然十分自然。
唐知味投桃报李,立即起身,“我去催催厨房”。
唐知味走了,这一次,白前却没有心思再逗弄“醉困”的霍幼安,目光复杂地看着霍幼安困倦到当着她的面睡着的霍幼安,直到唐知味回来。
“睡着了?”
唐知味压低声音,白前望着霍幼安的睡颜无声开口,“动手吧”。
唐知味一愣,随即大喜,“白神医想通就好”。
和他以前一样,白神医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坚持,比如,不伤无辜稚子。
看来,这次是霍指挥使“做贼”、“偷人”叫她心疼坏了啊……
……
……
伴随着尘嚣之直上的流言,是御史台一份又一份的谏疏,弹劾白贵妃以下犯上,祸乱后宫,祸害龙嗣。
东方青更是在大朝上,指着孝仁宗的鼻子骂他是昏君,骂白贵妃妖妃祸国,要求孝仁宗立即处死白贵妃。
孝仁宗气得下了朝后就直接去了甘泉殿,竟是连禁足的表面文章都不做了。
孝仁宗在甘泉殿一直留到了第二天中午,宣下学的五皇子一起到甘泉殿用过午膳,这才出了甘泉殿。
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朝臣,白贵妃,他保定了!
御史台诸人听说后,拉帮结派地跪到了午门外。
在午门外摆开了书案,当场给孝仁宗写谏疏,写好后就令仆从读给午门外越聚越多的百姓听。
很快,太学生们也呼朋引伴地聚集到了午门外,有样学样地跪坐抗议。
孝仁宗出了甘泉殿后,就回了寝宫吸食仙客来,又招了个年轻貌美的妃嫔侍寝。
去报信的人根本就见不到他的人。
夏首辅为处理杨凌云一事,一直没时间进宫,等得到消息赶到午门外,人群已成气候。
他估量着形势,选择先进宫见孝仁宗。
他毕竟是臣子,有些事不好出面。
没想到,他竟然也没能见到孝仁宗。
这还是在大白天!
蔡忠和敬事房的太监态度一个比一个恭敬,夏首辅却气得额头青筋直跳,直直往后倒去。
他已经六十有二,在同龄人中可算是难得的健壮康健。
但毕竟是年纪大了,本就因为杨凌云的事一夜没睡,奔波辛苦,气怒攻心。
随后又因为杨凌云失踪,辛苦挂心,这时候又被孝仁宗气到,终于坚持不住了。
“首辅大人!”
夏首辅气急晕倒,明正殿外顿时一阵人仰马翻,动静很大,睡死了也该醒了,明正殿内却依旧静悄悄的。
蔡忠亲自搀着夏首辅往太医院送,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以皇上对夏首辅的敬重孺慕,绝不至于听到夏首辅晕倒了,还没反应。
那仙客来的药劲竟如此霸道!
夏首辅晕倒的消息很快在皇宫中蔓延开来,又很快传到了午门外,御史和太学生们更是群情激动。
孝仁宗不出面,夏首辅又晕倒了,朝中上下竟是没一人出头,都在暗暗观望。
夜色降临,又很快被午门外静坐的人手边的烛火、灯笼点亮。
夜色渐重,鼎沸的人声渐渐安静,静坐的人东倒西歪地打起了瞌睡。
“啊——”
短促高昂的惊叫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打瞌睡的人懵懂睁开眼睛,顿时被满目的鲜红惊得瞳孔扩大,颤抖着伸出手指向东方。
那里,火光冲天而起。
那,那是——
“是洛神楼!”
有那反应快的一口喊了出来,紧接着“洛神楼”的喊声便四下响起。
有没听说过的太学生忙抓着身边的人急问,“洛神楼?什么洛神楼?洛神楼是哪个宫的?”
他们眼睁睁看着洛神楼起火,但被严严实实地挡在午门之外,根本帮不上忙,有那懂的就开始细细讲来。
洛神塔位于甘泉殿中,原是孝仁宗为先贞顺皇后所建。
先贞顺皇后丰腴惧热,不喜历代皇后所居椒房殿,选了有冷热泉水的甘泉殿。
孝仁宗为方便她夏夜纳凉,特意为她在甘泉殿中建洛神楼,高有近百尺。
先贞顺皇后过世后,现小宋皇后极重礼法,选择空了数十年的椒房殿,甘泉殿则是白贵妃携五皇子居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