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迅速进入,镜门在身后悄然闭合,再次变回普通的镜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镜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蕴含着淡淡的灵气。
四周是环绕的操作台和精密的分析仪器,甚至还有一个微型的灵植培育槽和丹炉!
“这里好厉害!”
赵仁理惊叹道,这里的技术水平,远超地上的灵枢实验室。
“宗门数百年积累,总有些家底。”苏子言语气平淡,似乎对此习以为常。
她立刻走到主操作台前,启动设备,将那个无菌袋放入一个封闭的样本分析舱内。
“启动全频谱微生物分析,能量场共鸣检测,灵性药效模拟推演……”
苏子言熟练地输入一系列指令。
高级仪器立刻运转起来,一道道不同色泽的光束扫描着那几点微小的霉斑,庞大的数据流在光屏上飞速滚动。
赵仁理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同时又心潮澎湃。
这就是现代科技与修真手段的结合吗?
等待结果的时间里,苏子言走到一旁的药柜,取出药材,开始调配处理自己手臂上的伤口。
赵仁理连忙上前帮忙。
“苏教授,我来吧。”他拿起捣药臼。
苏子言看了他一眼,没有拒绝,将几味药材递给他:
“三七粉五分,白芨粉三分,冰片少许,用玉露调和成膏。”
“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冰片清热止痛,祛腐生新。”
赵仁理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说出药性,“苏教授,这方子正合您现在的伤口。”
苏子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本草纲目》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其功效卓着,乃金疮要药。配合白芨之粘腻收敛,冰片之辛凉透散,正可化解那蚀骨幽兰的阴寒毒煞。”
药膏调好,赵仁理小心地替苏子言涂抹在伤口上。
药膏触及伤口,带来一阵清凉,那原本萦绕不散的黑色死煞之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消散。
两人靠得很近,赵仁理能清晰地看到苏子言微微颤动的睫毛,能感受到她清浅的呼吸。
【情劫值:+1%!】
冰冷的提示音再次在苏子言识海响起。
她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抽回手。
但赵仁理正专注于涂抹药膏,并未察觉她的异样。
就在这时,主操作台忽然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分析结果出来了!
两人立刻被吸引过去。
只见光屏上显示着复杂的图谱和数据,最终汇聚成几行结论:
「样本菌株:初步判定为古籍共生变异菌‘墨髓癣’(命名暂定)。」
「能量属性:极阴中蕴藏一线纯阳生机,具有极强的‘吸附’、‘转化’、‘疏导’特性。」
「药性模拟:对‘枯朽’、‘阴冥引’、‘腐金瘴气’等阴寒死煞类能量及衍生物,表现出显着‘中和’与‘净化’效果。推演有效率:71.3%。」
「灵性反应:与‘悬壶灵体’本源力量共鸣度极高,可作为药引或催化媒介。」
成功了!
赵仁理欣喜若狂!
这“墨髓癣”果然对变异病毒有奇效!
苏子言虽然依旧冷静,但紧蹙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些许。
“立刻进行无菌培养扩增!我们需要足够的菌株进行下一步实验和制备试剂!”她快速下令。
培养舱自动开始工作,提供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微量的灵气环境,促进那几点微小的霉斑快速生长繁殖。
等待培养需要时间。
苏子言走到一旁的书架,上面放置着一些“镜室”储备的典籍副本。
她抽出一卷看似普通的《伤寒杂病论》摹本,递给赵仁理。
“趁此时间,好生研读此卷。特别是关于‘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等疑难杂症的论述。此次疫情虽由邪毒引发,但患者表现出的狂躁、木质化、气息紊乱,与古籍中某些疑难症候颇有相似之处。知古方能鉴今。”
“是,苏教授。”
赵仁理恭敬接过竹简,入手微凉。
他走到一旁的蒲团坐下,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
苏子言也拿起另一卷《针灸大成》翻阅,偶尔抬眼看一下培养舱的进度。
镜室内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竹简翻动的沙沙声。
时间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赵仁理被一段关于“阴阳交”的深奥论述难住,下意识地抬头,想向苏子言请教。
却见苏子言不知何时也正凝眉思索着一段针法,无意识地伸出手指,在虚空中比划着某个穴位的进针角度。
而她的手指,恰好点在了赵仁理展开的竹简的同一行字上。
两人的指尖,在古老的文字上,不期而遇。
微微一触。
冰凉与温热的触感交织。
仿佛一道微弱的电流穿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