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战鼓响,三军聚(八)
“咚咚咚咚咚”
天刚亮,军营战鼓声就开始响起来了。
李文疆听着战鼓声音,揉揉眼睛,立即起床穿衣,要赶在三通鼓之后到达李农的营州牧府议事,要不然的话,军法处置,斩首都有可能。
等李文疆赶到将军府的时候,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
等一会,李农才从后面走出来,一身甲胄披挂整齐,腰胯宝剑。一脸担忧的神色,待其坐下,看看下面的将领们才说道:“诸位兄弟,刚得到的情报,慕容皝开始集结军队,差不多是倾巢出动,不下于二十万兵马,五天左右,鲜卑人的前锋部队就要到达营州外围,大部队最多也就六七天左右差不多就能到达营州,本将已经急马快报于幽州蓟城的天王,估计最快也得三天才能有确切消息,即使是天王发兵前来,最快也得一个月左右才能全部到达营州。今天召集诸将,就是商议一下,咱们该怎么办?都说一说吧。”
议事厅之内忽然寂静了下来,他们都知道现在营州城内本地驻军原本有五万,可是由于沛王石冲调走了两万加强卢龙塞和榆关之间的防御力量,现在只有三万不到了。即使还有昌黎辽东败退下来的不到一万残兵败将,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了,他们已经被鲜卑人的铁骑吓破了胆了。
虽然还有两万刚刚达到的援军,也就是说营州现在已经拢共有六万不到的兵力。随着鲜卑人的到来,营州已经成为关外的一座孤城了。他们要凭借不到六万的兵力对上鲜卑的二十万大军至少二十天以上的攻击。
“将军,咱们兵力不足,以末将看来不如全部撤进城里,凭借城池死守,等待天王援军。”一位将领说话建议道。
“是啊,如今只有死守待援”
“对,全部撤进城里来,死守待援。”
“刘淮,你怎么看。”李农看向一位站立在诸将领最前面的,正在思考的将领,这是李农麾下大将,中郎将刘淮,李农最信任的将领。
“这个,末将倒是有个想法。”刘淮看着李农,有些犹豫不定的说道:“只是还不是很成熟。”
“哦,说来听听”李农顿时来了兴趣,中郎将刘淮是他最得力的将领,随他南征北讨的,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中威望很高。刘淮既然说有建议,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
“将军,各位兄弟。”刘淮走到地图前面,指着地图说道:“大家看看,咱们营州东面,是白狼河,鲜卑人要想来攻打营州,就必须渡过白狼河,按往年看来,再有十天左右,白狼河就要进入汛期,到时候,白狼河水势湍急,不宜渡河。咱们要是依着白狼河设立防线,死死的守住白狼河防线,一直到汛期,鲜卑人就别想短时间之内渡河,这可比死守城墙低矮的营州城池要更加容易的多。”
“可要是鲜卑人正面佯攻,侧面迂回,咱们的后路岂不是被截断了。”一位将领提出了质疑。
“就是啊,鲜卑人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只要派出五万兵马迂回渡河到咱们的后面。到时候咱们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是啊,就是,末将看来,还是全部撤到城池里面来,死守待援的要好。”又一位将领不同意刘淮的战法。
面对争议,李农并没有立即否决刘淮的办法,李农相信以他对刘淮的了解,肯定还有后手,说道:“刘将军,对于诸位兄弟的质疑,你有何看法?”
“其实想要破解鲜卑人的侧翼迂回,办法倒是有的。”刘淮自信的说道:“咱们并不是要同鲜卑人全面开战,咱们只要拖上十天半个月的就行。首先,多派斥候侦查,一旦发现鲜卑人分兵,咱们可立即后撤让出河防,甚至还可以突然袭击鲜卑人的迂回部队,给他来个半渡而击。其次,在城东立下两座大寨,与河防部队和守城部队互为犄角之势。这样一来,就有双重保障,防止鲜卑人侧翼迂回偷袭我军后方,断我退路了。”
刘淮说完,李农并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堂中的将领交头接耳的议论刘淮的办法的可行性。
“永曾,你怎么看?”李农眼睛看向自己这个结拜兄弟,说道。
“这个,末将出来乍到,还不熟悉情况,如要说错了,还请诸位将领海涵。”冉闵向诸位将领抱拳示意,有些意气风发的说道:“末将看来,刘将军这个办法最好,不仅可以拖住鲜卑军队,还可以顺便打击一下鲜卑人的嚣张气焰,我看辽东的部队都被鲜卑人打怕了,不敢与之对阵了,正好和鲜卑人,依靠白狼河打一仗,也可以提升一下我赵军的士气,也好为接下来的守城战做好准备。还有等天王大军一一到,我等必定会因此立下首功,战败的将领部队也可以戴罪立功,天王也肯定会不吝赏赐的。”
冉闵的话虽然的说的有些直白,但是道理还是有的。在场的,有不少是从前线战败下来的败军之将,不可能不怕天王石虎惩戒。要是能凭借此战立下战功,是不是就可以戴罪立功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