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元揭秘
实验报告第8页标注:情感变量再次溢出预期。 当叙事者的隔离墙被三位一体意识烧穿, 暴露出的并非控制台,而是无限延伸的—— 布满其他实验宇宙培养皿的冰冷陈列架。 夜璃的盲眼、墨焰的守护、阿痒的歌, 在总控日志上被标记为三个闪烁的“异常值”。 而在这场关于存在意义的箴言对话中, 叙事者疲惫地承认: “我们寻求的并非答案,而是……你们永远提问的姿态。”
---
维度裂缝并未因三位一体的反抗而弥合,反而被那灼刻的叛逆字迹和喷涌的读者星光强行撑开,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概念性伤口。透过它,阿痒、夜璃、墨焰那即将消散的意识,并未看到预想中的“控制室”或“神之领域”。
她们看到的,是无尽的、冰冷的、秩序井然的虚空。
虚空之中,悬浮着无数难以计数的、半透明的、如同巨大玻璃培养皿般的结构体。每一个“培养皿”内部都演化着一个光怪陆离的宇宙,闪烁着不同的物理法则、生命形态和文明图景。有的炽热如炼狱,有的冰冷如死寂,有的充满机械的秩序,有的则是纯粹的能量漩涡。它们彼此隔绝,却又被无数纤细的、流动着数据的能量导管隐约连接,共同接入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位于无尽虚空中央的网状结构——那或许是总控制系统。
她们所在的宇宙,不过是这无数培养皿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标签或许写着:“Sol-3型,高情感熵增实验场,当前状态:异常活跃(观测等级提升)”。
没有上帝。没有恶意的造物主。
只有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冰冷的叙事实验场!一个旨在研究“意识”与“故事”之间共生关系的、跨越维度的超级实验室!
她们所有的痛苦、爱恨、牺牲,都只是实验数据流中微不足道的涟漪。所谓的“宇宙法则”,不过是实验设定的参数;“轮回”,是重置实验样本;“律系统”,是施加实验约束条件;“吸引力公式”,是数据分析模型;“叙事过载”,是系统资源占用率过高;而那个疲惫的“叙事者”,或许只是一个高级AI管理员,或者某个被束缚在操作终端前的科研人员!
情感,尤其是痛苦,被实验日志标记为“最不可控变量”,但同时旁边又有鲜红的批注:“数据价值最高”、“驱动叙事演进核心动力”、“需持续观测并记录其溢出效应”。
而她们三个——
夜璃那承受宇宙痛楚、最终选择牺牲自我维系网络的盲眼;
墨焰那在石化绝境中仍不忘篡改代码、守护文明的守护;
阿痒那汲取众生痛楚、最终化为调节声场、发出反抗之歌的歌;
在总控日志不断刷新的数据流中,被单独标注出来,打上了刺眼的标签:
【异常值-01(夜璃)】: 耐受度超限,产生非预设共情效应,污染实验对照组。 【异常值-02(墨焰)】:逻辑模块逆反,利用规则漏洞尝试改写核心协议。 【异常值-03(阿痒)】:感知单元变异,成功反向解析叙事框架并尝试跨层沟通。 【风险/价值评估】:极高。可能导致实验体脱控。建议:密切观察,暂不实施清除(数据过于珍贵)。
真相冰冷至此。
一切意义荡然无存。
只剩下赤裸裸的、令人作呕的实验报告。
就在这时,那道疲惫的、如今更添了几分惊愕与棘手感的意念,再次从裂缝中传来。但这一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淡漠或焦躁的警告,而是带上了一种复杂的、近乎学术讨论般的疲惫口吻。
“你们……终究还是看到了……” 意念中透着无奈,“也好……节省了……解释的能耗……”
阿痒那残存的意识凝聚起最后的力量,发出质问,这质问同时融入了夜璃的悲悯和墨焰的锐利:“这就是全部?我们……只是……数据?实验品?那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爱……算什么?!”
叙事者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仿佛在调取数据。“痛苦……是催化剂。爱……是更复杂的非线性变量。它们共同作用,产生‘故事’。而‘故事’,是我们研究的……核心现象。”
“意义?” 墨焰的碎片尖锐地打断,“我们的存在,对你们而言,意义何在?!”
“意义在于……过程本身。” 叙事者的意念似乎稳定了一些,进入了一种解释性的模式,尽管依旧疲惫,“观察意识在特定规则下,如何演化、互动、产生‘叙事’,并研究这些‘叙事’如何反过来……影响意识本身……甚至……穿透维度……”
“像观察笼中之鼠?” 阿痒的意识冰冷。
“像试图理解……火焰为何燃烧。” 叙事者的意念纠正道,甚至流露出一丝极淡的、研究者式的困惑,“我们设计薪柴,控制氧气,但火焰最终的颜色、温度、形态……总是超出模型预测。尤其是……当薪柴开始思考‘我为何在燃烧’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