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孤岛微光与血色前奏
2025年10月11日,清晨6点20分。
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顶复。
厚重的遮光窗帘将黎明前最后一丝黑暗锁在窗外,堡垒内部被恒温空调的微风吹拂,空气里浮动着消毒水、密封食品油脂的淡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那是生命在钢铁囚笼里挣扎的痕迹。
李娜在生物钟精准的呼唤中睁开眼。没有赖床,她像一株在黑暗中积蓄力量的植物,无声地坐起。身旁的另一张床上,李峰的身影在昏暗光线里轮廓坚硬,呼吸平稳悠长,如同一块沉睡的礁石。她赤脚踩上冰凉的地板,没有开灯,借着窗外渗入的微弱天光,走到卧室门边。
她轻轻拧开门把手,闪身出去,再无声合拢。动作轻柔得像怕惊醒一个易碎的梦。
客厅一片昏暗,只有空调出风口微弱的绿色指示灯,如同黑暗中的兽瞳。李娜熟门熟路地走到客厅一角,那里挂着一本厚厚的日历。她拿起一支红笔,在10月11日那一格上,用力画下一个饱满的、如同凝固血滴般的红勾。
第六十天。
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两个月。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化为腐烂的炼狱。而这里,这座用钢铁、物资和提前预判构筑的孤岛,是她和李峰唯一的方舟。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小心翼翼地拉开窗帘一角。灰蒙蒙的天光瞬间涌入,勾勒出她清瘦却不再憔悴的侧影。楼下的小区花园,如同被泼洒了浓稠的墨汁,影影绰绰。那些曾经熟悉的滑梯、秋千、健身路径,如今成了游荡阴影的背景板。僵硬、拖沓的身影在稀疏的灌木和废弃车辆间缓慢移动,发出意义不明的低吼,汇成一片永不停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背景噪音。
李娜的眼神平静无波。六十天的耳濡目染,六十天透过这扇窗见证的生死挣扎与人性的彻底崩塌,早已将最初的恐惧和震惊磨砺成一种近乎麻木的冷静。她像看一幅褪色的、充满死亡气息的油画,目光扫过,不带一丝波澜。
她的视线投向更远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就在这时——
轰隆隆隆——!!!
一阵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撕裂了清晨的死寂!声音并非来自地面,而是源于高空!李娜猛地抬头!只见灰暗的天幕尽头,几个银灰色的、闪烁着航灯的小点,排成尖锐的三角队形,以极快的速度从西南方向掠过!它们飞得极高,尾部拉出长长的白色航迹云,如同天神用巨笔在画布上划下的冰冷刻痕。
战斗机!
李娜的心跳漏了一拍。最近几天,这种轰鸣声越来越频繁,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深夜。它们像幽灵一样在高空巡弋,从不低飞,从不盘旋,更不会投下任何希望。它们只是飞过,留下震耳欲聋的噪音和一条条迅速消散的云痕,仿佛在冷酷地宣告:天空,依旧不属于人类。
她不知道它们来自哪里,飞往何方。是残存的军方在执行某种绝望的侦察?还是“火种计划”的空中力量在转移?或者……是其他未知势力的触角?唯一确定的是,它们的出现,并未给这片死寂的大地带来任何改变。楼下的丧尸依旧在游荡,远处的城市依旧在燃烧、在腐烂。
李娜拉上窗帘,将那片令人窒息的灰暗隔绝在外。她转身,走向卫生间。冷水泼在脸上,刺激着皮肤,驱散最后一丝朦胧睡意。镜子里的女人,短发利落(为了方便,她剪掉了长发),脸色红润,眼神沉静,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对面楼窗后绝望求救的苍白女孩。末日重塑了她。
洗漱完毕,她没有立刻去厨房,而是沿着旋转楼梯,轻手轻脚地走上25层的复式二楼。这里是纯粹的居住区。主卧(李峰的房间)门紧闭着。旁边是她的次卧,再过去是一间小小的书房兼储藏室。
她的目标,是书房外那个小小的阳光房——严格来说,是被李峰改造过的“种植角”。
阳光房朝南的整面墙被换成了双层夹胶防弹玻璃,透光性极好,内侧还加装了可升降的合金百叶窗(用于极端情况下的遮光和防护)。此刻,百叶窗升起,灰白的天光毫无阻碍地洒进来。
地面上,整齐排列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种植箱和泡沫箱。里面不是娇贵的花草,而是顽强生长的绿色生命——几排嫩绿的生菜苗舒展着叶片,小白菜已经长出了四五片真叶,郁郁葱葱。角落里,几株小番茄苗攀爬着简易的竹架,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旁边甚至还有一小盆蔫蔫的、但依旧努力伸展的小葱!
泥土是李峰冒险从16层消防楼梯平台那几个装饰花盆里挖来的(灾难爆发前物业刚换过土,相对干净)。种植箱是拆了旧家具和包装箱自制的。肥料是厨余垃圾发酵的稀薄液肥,珍贵得如同黄金。水源则是严格过滤后的生活废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