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磐石之下
公元2036年5月18日,星期三,夏初,多云。珠江新城,“磐石”指挥中枢大楼顶层。
巨大的落地窗外,铅灰色的云层低垂,过滤了过于炽烈的阳光,在室内投下一种沉静而略带压迫感的光线。空气被恒温系统精准控制在舒适的25度,带着细微的静电嗡鸣和高级皮革、合金混合的气息。李峰端坐在宽大的合金办公桌后,深灰色立领将官常服一丝不苟,肩头的磐石龙首徽记在柔和光线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他微微后仰,靠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背上,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桌面,发出细微、规律的笃笃声。
办公桌对面,呈半弧形摆放着六张同样材质、风格冷硬的座椅。此刻,上面端坐着世安军权力架构中掌控着命脉的六位巨头。空气凝重,只有各自面前的电子数据板屏幕闪烁着微光。
“将军。” 率先开口的是物资部部长,林涛。这位年近五十的男人,鬓角已染霜白,脸上刻着物资匮乏年代特有的风霜与精打细算的痕迹。他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汇报内容清晰有力:“本月粮食储备整体稳定。得益于江南三号农场的丰收和海上渔获的持续补给,主粮库存维持在安全线以上15%。合成蛋白粉产量达标,基本满足非农业人口配额。但蔬菜供应仍有缺口,尤其绿叶菜,现有水培系统满负荷运转也仅能满足60%需求。已启动‘垂直农场二期’计划书,需要城建部和财政部协同审批资源划拨。另外,燃料储备预警,特别是航空煤油和重型车辆柴油,仅够维持高强度运转三个月。与‘火种’的下一轮谈判,燃料进口将是重中之重。”
李峰的目光投向林涛,微微颔首,指尖在桌面敲击的节奏没有丝毫变化:“二期计划优先保障。燃料问题,王志刚那边的新能源项目进度如何?”
被点名的军火部部长,雷震,立刻接话。他身形魁梧,眼神锐利如鹰,即使坐着也像一杆随时准备出膛的枪。“将军,王志刚总工团队主导的‘磐石III型’外骨骼量产线调试顺利,下月可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新列装的‘扞卫者III’步枪可靠性测试全部通过,开始逐步替换前线部队旧装备。舰队援助的‘蜂群’无人机战术系统已完成与‘磐石’指挥链的深度整合,实战效能显着提升。”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几分,“弹药方面,常规弹药储备充足。但针对高阶变异体(‘舔食者’、‘暴君’)的特种穿甲弹、燃烧弹和高爆弹消耗巨大,生产线压力极大。另外,上海、南京、武汉三处‘劳工中转站’的防御武器系统部署已完成90%,均由我们提供核心装备并培训操作人员,舰队只提供了标准化建筑模块和能源核心。”
李峰的目光在雷震脸上停留片刻:“特种弹药产能必须跟上。中转站防御不容有失,确保绝对控制权。”
城建部部长周建国,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技术官僚,扶了扶眼镜框,数据板上密密麻麻的工程图。“将军,南沙新城三期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管道铺设和装甲板安装,预计九月可移入首批居民。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管廊‘生命线工程’二期进展顺利,已完成总长度的65%,新增两处大型地下避难所和物资储备库。但……建材供应,特别是高强度合金板材和特种水泥,受限于原料开采和舰队配额,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他看了一眼林涛和财政部长,“需要物资部协调原料,财政部确保采购资金到位。”
财政部长沈万金,一个身材微胖、笑容和煦但眼神精明的中年人,立刻接口,声音圆滑:“将军,预算在可控范围内。本月税收(主要以物资配额折算)稳定,来自香港、上海两处自由贸易港的‘过路费’和舰队技术转让的‘特许权使用费’略有盈余。但支出压力巨大,南沙新城、地下管廊、军备换装、舰队技术引进……每一项都是吞金兽。特别是舰队提供的两座小型核聚变核心组件,虽然作为电站交易的一部分,但配套的基建、安装、维护费用远超预期。开源节流,开源是当务之急。我建议,扩大对周边区域幸存者聚集点的‘保护费’征收范围,或者提高现有税率……”
“沈部长,”李峰打断了沈万金的话,声音不高,却让后者立刻噤声,“税赋调整牵一发动全身。稳定是第一位的。开源方案,拿出具体风险评估报告再议。”
沈万金额头渗出细汗,连忙点头:“是,将军!我立刻组织人做评估报告!”
生活部部长苏梅,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汇报相对轻松一些:“将军,基础民生保障运转正常。净水系统满负荷运行,水质达标。医疗系统压力缓解,得益于舰队提供的部分抗生素和疫苗,春季流感疫情已基本平息。教育方面,各年龄段学校运转良好,‘城墙认知课’后续心理疏导工作有序进行。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居民心理健康,长期高压和封闭环境导致的心理问题咨询量持续上升,需要更多专业心理医生和社区疏导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