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熄灭后,洞穴里安静了几秒。
陈浩没说话,只是把手慢慢从岩壁上收回来,像是怕再碰一下整面墙就会炸。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又抬头看娜娜。
“它是不是……死机了?”
娜娜站在圆环装置旁边,扫描仪还在运行。她的机械臂微微转动,对准底部新出现的符号。
“没有检测到能量输出,但数据传输已经完成。”她说,“我们收到了东西。”
“那刚才那一闪一闪的,算不算开机成功?”
“算是半次。”
陈浩叹了口气,走到她身边蹲下。那圈符号刻得很深,边缘整齐,不像是工具凿出来的,倒像是被什么高温射线直接烧在金属表面。
“你记下来了吗?”他问。
“全部存档。”娜娜调出投影界面,“正在比对数据库中的古文明编码体系。”
“有结果没?”
“有部分匹配。”她指着屏幕上的一段字符,“这句‘观测者已抵达’,属于前纪元晚期科学联盟通用通信协议,常用于远程监测站的自动识别系统。”
“所以……他们早就在这儿等着人来?”
“不是等人。”她说,“是等‘观测者’。”
“有区别?”
“有。”娜娜看着他,“他们预设的是一个身份,而不是一个时间点。”
陈浩皱眉。“你是说,只要符合某种条件的人来了,这个系统就能认出来?”
“理论上如此。”
他盯着那圈符号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一声。“那我岂不是误打误撞成了标准答案?”
“你触发了启动序列。”她说,“位置、力度、顺序都恰好在阈值范围内。”
“合着我还挺精准?”
“纯属巧合。”
“谢谢啊,机器人也会泼冷水。”
娜娜没回应,而是转向岩壁。她启动探测球,让它贴着墙面低空飞行。球体表面亮起一圈微弱的蓝光,开始逐行扫描壁画。
陈浩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脚。洞里温度稳定,但他还是觉得有点发僵。他走到墙边,用手电筒照向那些刻痕。
“你说这些画……到底讲啥?”
“目前无法确定整体内容。”她说,“但可以确认这不是装饰。”
“怎么看出来的?”
“排列方式。”她指了指第一组图案,“螺旋纹重复出现七次,每次外围增加一道弧线,类似进度条。”
“所以是计数?”
“可能是记录某种周期性事件。”
探测球飞到第三区,突然停下。娜娜的屏幕闪烁了一下,弹出新的图像。
“发现隐藏层。”她说。
“啥意思?”
“肉眼看到的只是表层氧化痕迹。”她调整参数,“下面还有一层更精细的刻画,用多光谱成像才能看见。”
画面逐渐清晰。原本模糊的线条变成了复杂的几何结构,有些像电路图,有些像建筑剖面。
陈浩凑近看。“这玩意儿……怎么越看越像咱们基地的布局?”
“不是像。”她说,“是原型。”
“你别吓我。”
“中心圆形结构与当前硅合金装置完全吻合。”她放大图像,“周围六条分支通道,对应能源、通风、储物、生活区、研究室和紧急出口。”
“所以这地方……是个图纸?”
“是地下避难所的设计图。”她说,“建造时间约为两千三百年前。”
陈浩愣住。“两千多年前?那时候人类还在用煤油灯吧?”
“部分地区确实处于工业初期阶段。”她说,“但某些封闭文明可能实现了技术跃迁。”
“谁没事把自己家盖成这样?”
“环境恶化后的生存需求。”
“可外面全是雪,连棵树都没有,他们吃什么活下来的?”
“壁画后面可能有答案。”
探测球继续前进,飞到第五组浮雕区域。这里的图案变了,不再是建筑结构,而是人物活动场景。
一群人围着一座高塔站立,手中举着发光的棒状物。塔顶有一道光束射向天空。
“这是……发电?”陈浩问。
“更接近能量收集。”她说,“塔身结构与大气电离层共振,可能用于吸收宇宙辐射转化为电力。”
“听着像科幻片。”
“但原理可行。”
下一幅画面中,城市开始崩塌。地面裂开,天空变暗,人们拖着箱子往地下走。
“环境崩溃。”娜娜说,“资源枯竭导致文明迁移。”
“然后他们就钻地底了?”
“长期居住。”
探测球飞到最后一个区域。这里的岩壁破损严重,大片内容已经脱落。娜娜切换模式,使用粒子反射增强算法进行重建。
图像慢慢拼合。是一幅星图。
陈浩靠过去看。“这又是什么?星座?”
“恒星分布图。”她说,“经过校准,误差小于0.3度。”
“能认出来吗?”
“可以。”她将数据导入天文库,“与当前星球夜空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他们也在这颗星球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