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睁开眼的时候,天还没亮透。他躺在花园的长椅上,脖子有点僵,太阳穴还留着一点精油的凉意。手边的滚轮瓶倒了,油渍蹭在衣服上,但他懒得管。
娜娜站在旁边,没说话,只是把一段音频放出来。声音很低,像是从墙里钻出来的嗡嗡声,断断续续,听着让人牙根发酸。
“这是什么?”他坐起来,揉了揉脸。
“二层北侧结构的微裂纹扩展音。”她说,“持续了十七分钟。”
陈浩愣了一下,“它……还会自己出声?”
“金属疲劳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这种震动波。”她调出全息图,一片红点集中在走廊连接处,“再不处理,下次风大点,那边可能直接塌。”
陈浩盯着那片红看了几秒,站起来拍了拍裤子。“行吧,反正我也睡够了。”他抓起旁边的工具包,“拿新合金板换掉老骨头,就这么干。”
两人爬上二层平台时,天刚蒙蒙亮。风从通风口灌进来,吹得脚手架轻轻晃。陈浩抬头看那根主梁,表面已经出现细小的纹路,像干裂的泥地。
“第一块加固板装在这里。”娜娜指着横梁和立柱的接缝处,“需要焊接固定。”
陈浩点点头,踩上梯子。爬到一半,腿开始发软。他低头看了一眼地面,脑袋嗡的一下,手心立刻出了汗。
“我小时候摔过一次。”他咬着牙说,“从三楼阳台翻下去的,躺了两个月。”
“现在有安全绳。”娜娜说,“而且我会扶着你。”
“你说得轻松。”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上爬,“你们机器人又不怕高。”
他终于站上作业台,脚刚落稳,风一吹,整个架子晃了一下。他猛地抓住栏杆,呼吸变快。
“别看下面。”娜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看我投的标线。”
空中浮现出一条绿色虚线,精准对准卡槽位置。陈浩握紧焊枪,手有点抖。
“先固定左端。”她提醒。
他按下开关,火花溅出来的一瞬间,肩膀绷得死紧。焊口接上后,他松了口气,开始挪动身体去接右边。
就在这时,娜娜的机械臂轻轻推了他一下,帮他调整重心。力道不大,但刚好撞上了金属的共振频率。
“咚——”
一声闷响从下方传来。
两人同时低头。
那根刚被标记为高危的主梁上,一道新裂缝正在缓缓张开,灰尘簌簌落下。
“你……是不是碰我了?”陈浩声音有点抖。
“校正了你的站立角度。”她说,“力度控制在三点二公斤。”
“可它裂了。”
“是共振引发的应力释放。”她快速扫描裂缝,“目前深度三点七厘米,尚未穿透主体结构。”
陈浩慢慢蹲下来,抱着头。“完了,我上来修东西,结果把它修炸了。”
“不是你的责任。”娜娜说,“是材料本身已接近极限。”
“可我是动手的那个。”他苦笑,“每次出事都是我在操作,你就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不会说话。”她说,“我只会分析数据。”
陈浩抬头看她一眼,忍不住笑了。“你还挺会怼人。”
“我只是陈述事实。”
“行行行。”他站起身,“现在怎么办?总不能让它自己长好。”
“需要临时支撑。”她说,“并且建立实时监测系统,防止进一步恶化。”
“监测?”他挠头,“咱们又没有专业设备。”
“可以用树脂混合导电纤维做应变片。”她说,“贴在关键节点上,变形时电阻变化,就能反映应力情况。”
“听上去像土法炼钢。”
“有效就行。”
“那谁来爬上去贴?”他指了指裂缝位置,“该不会又要我上吧?”
“这次我主操作。”她说,“你负责调配材料。”
陈浩松了口气,“这还差不多。”
他们在仓库翻出旧电路板,拆了里面的铜丝。树脂是从维修箱里找的,颜色发黄,但还能用。陈浩把纤维剪成小段,拌进树脂里,搅成糊状。
“像浆糊。”他说,“就是味道难闻了点。”
“挥发物无毒。”娜娜接过材料,“准备安装。”
她启动机械臂,轻巧地攀上支架。陈浩在下面举着手持终端,屏幕连着自制传感器。
第一个应变片贴在裂缝边缘,第二个装在连接柱内侧,第三个放在上方横梁的另一端。每贴一个,终端就跳出一组数值。
“信号接收正常。”陈浩看着曲线波动,“它真的在‘动’。”
“结构每天都在微幅变形。”她说,“以前没人听见,不代表它不存在。”
“现在它算是在跟咱们说话了。”他咧嘴一笑,“虽然说得不清不楚。”
第六个监测点装完,天已经亮了。终端上的六条曲线起伏稳定,没有突变。
“初步系统运行正常。”娜娜说,“夜间会持续记录数据。”
“那今晚能睡个安稳觉了?”陈浩活动肩膀。
“不能。”她说,“液压支柱还没架设,裂缝区域仍需人工监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