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之上,赵构望着亲眷横陈的尸身,心如刀绞,仰天狂啸:
“开城迎敌!”
“谁能取嬴扶苏性命,赏金百万!”
“封万户侯!!”
他心中唯有一个念头:杀扶苏,以血洗恨!
守城?不。
唯有出战,方能泄此滔天之怒!
叶芝春默然一叹,命人将赵构强行带离。
待其退下,才沉声调度兵力。
他深知赵构悲愤欲狂,但若真开城门迎战,不出一个时辰,汴梁必破。
唯有死守。
此时他也终于看透扶苏之谋。
此人从未指望靠王后与太子逼降赵构。
其真正目的,是以亲人的惨状彻底激怒赵构,诱其开城决战!
狠,准,绝。
这份举动表面冲动,内里却藏有深算。
令人不禁心生震撼。
今日是决定胜负的总攻之日,全体秦军皆怀死志,誓要踏破汴京。
必须攻克此城!
在宋军密集的箭矢与滚落的石木间穿行,秦军扛着巨木强行推进至城墙之下。
“轰——!”
“轰——!”
“轰——!”
数十名壮硕士兵齐力挥动撞木,一次又一次猛击城门。
门后虽以沙包层层封堵,但连日暴雨早已侵蚀结构,加上秦军连续多日撞击,木门已然裂痕遍布,濒临崩溃。
可无论怎样冲撞,那最后一道防线始终未断。
“让我来!!”
蒙毅策马飞驰而至,声如雷霆。
他双目如炬,手中高擎青铜大戟,气势如神兵天降,挟山海之力猛然劈下!
金属撕裂空气,巨响震彻城垣!
厚重的城门在他一击之下轰然碎裂,整扇倒塌于地,烟尘冲天!
目睹此景,秦军上下战意沸腾。
“蒙将军无敌!”
“随蒙将军杀进去!杀啊!”
“破城!入汴京!”
将士们因蒙毅展现出的绝世勇武而血脉贲张。
战场之上,一人可撼千军的猛将,向来最能点燃全军斗志。
若敌手握火器,这类冲锋或将受限。
可宋国尚无此类兵器,此时仍是铁骑破阵、勇士当先的时代。
城门既破,原本固若金汤、坚守十日未陷的汴京,终于被撕开缺口。
王翦与蒙武立即下令全面强攻。
蒙恬与蒙毅各率五千铁鹰锐士突入城内,直插敌阵中枢,打乱宋军部署。
后续大军顺势涌入,为进攻扫清障碍。
大量秦军自破口蜂拥而入,结成小队与守军激烈交战。
城中宋军多为仓促征召的民夫,仅经粗略操练便投入战场,如何敌得过百战精锐?
铁鹰锐士甫一入城,即刻展开压制。
率先突进的是陌刀军团。
此军为大乾人数最多的主力部队,单兵战力或不及重甲军、龙骑军、铁浮屠等精锐特军,但整体协同作战能力极强。
铁鹰锐士素以阵法配合着称,五人为组,攻守兼备,常能以少胜多。
三人专司防御,两人主攻,轮替有序。
秦制陌刀挥出,人马俱裂!
自他们踏入城门那一刻起,战局已无逆转可能。
扶苏对今日攻势节奏的掌控,堪称精妙绝伦。
先以持久施压迫使守军疲惫丧志,同时激发己方战意,再于最佳时机发动总攻。
调兵布局,掌控节点,步步紧扣,毫无破绽。
这是一场干净利落、教科书般的攻城典范。
十天的攻城战让秦军积压了无数怒火,如今随着城墙崩塌,所有力量如洪流般倾泻而出。
胜负已分。
而随着城门轰然倒塌,这一道裂口无法挽回,汴梁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传令全军,避开正面冲突,护送陛下从东门撤离!”
叶芝春当机立断。
眼看城池难保,他不再犹豫,立刻下达了撤退指令。
敌众我寡,战力悬殊,根本无从抗衡。
继续死守,唯有全军覆没。
唯有趁乱突围,才可能闯出一条生路。
守城士兵多为临时征召,并非精锐,早已人心涣散。
接到命令后,无人迟疑,纷纷弃械奔逃,争先恐后涌向东门,只求活命。
“追击!务必活捉宋王赵构!”
扶苏一眼看穿对方意图,立即下令。
若不能擒获赵构,此战功业便大打折扣。
不待号令,蒙恬与蒙毅已率部深入城中,对溃军展开迅猛围剿。
与此同时,城墙防线彻底瓦解,秦军如潮水般登上城头,守军溃不成军,节节后退。
大局已定。
汴梁,陷落!
这座坚守十日的都城,在猛烈冲击下终于沦陷。
成千上万的秦军涌入街巷,迅速控制城墙、城门与要道。
赵构在数千残存禁军护卫下,试图由东门突围。按兵法常理,围城必留一隅,东门正是那一线生机。
可扶苏岂会留下破绽?
东门外早已布下重兵,区区数千残军,如何冲得出去?
蒙恬、蒙毅自后紧逼,前后合围,将最后的退路彻底封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