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的议事,持续了整整一天。油灯添了又添,茶水凉了又换。当暮色再次笼罩山谷时,一份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初步计划,终于在反复推演和激烈争论中,艰难地形成了轮廓。
计划的核心,在于“影子”。
根据“包打听”提供的零碎信息和汪小闲对曹宏行事风格的深刻洞察,曹宏为确保寿辰当日万无一失,必然会在明面的东厂、锦衣卫守卫之外,暗中布置一支绝对忠诚、身手超卓且不为人知的“影子”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可能是在关键时刻控制关键人物,也可能是执行一些见不得光的清除行动,甚至可能是……在“李代桃僵”成功后,负责“处理”掉真正的皇帝。
混入这支“影子”队伍,无疑是虎口拔牙,九死一生。但一旦成功,便能直抵阴谋的心脏,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人选,几乎没有悬念。
只有影十三。
他曾是曹宏麾下最顶尖的暗卫“影十三”,熟悉曹宏的思维模式、暗卫的运作流程、皇宫大内的明岗暗哨乃至各种隐秘的联络暗号。他是唯一有可能通过曹宏及其心腹严苛审查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此刻的状态——心死如灰,唯余复仇之志,足以让他承受任何难以想象的考验和压力,而不会露出丝毫破绽。
“十三,”汪小闲的目光平静却沉重地落在影十三身上,“此去,如坠无间。你要面对的,不仅是身份暴露的即刻杀身之祸,更有可能是曹宏层出不穷的试探、酷刑,甚至……是让你亲手去做一些违背本心、残害无辜之事。你,可愿往?”
影十三站在阴影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直到汪小闲问完,他才缓缓抬起那双空洞的眼睛,声音沙哑,却异常平稳:“我去。”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只有两个字,却重如泰山。仿佛他不是在决定自己的生死,而是在陈述一个早已注定的事实。
李寻欢看着影十三,心中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他知道,这个决定,等于将影十三亲手推入炼狱。但他更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能破局的机会。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他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影十三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汪小闲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既然你意已决,我们便需为你铺路。第一步,是如何让曹宏‘相信’,你影十三,是历经磨难后,‘幡然醒悟’,主动回去投诚的。”
接下来的细节推演,更加残酷而精细。
他们需要制造一场“意外”。一场让影十三“恰好”被曹宏的某个外围眼线发现,并且正处于被李寻欢等人“追杀”的绝境中的“意外”。地点、时间、参与“追杀”的人选(需要是曹宏能查到、但又不会真正伤到影十三的)、甚至影十三受伤的程度和部位,都需要精心设计,务必让这场戏逼真到毫无破绽。
“追杀”之后,影十三需要凭借对旧日暗号和人脉的熟悉,艰难地、一层层地接触到他“叛逃”前在暗卫系统中某个可能还存有旧情、或能被利益打动的中层头目。通过此人,向更高层,最终向曹宏传递一个信息:影十三因妹妹“灰雀”之死(此消息需通过特定渠道“泄露”给曹宏,以增加可信度),对李寻欢等人产生怨恨,加之走投无路,愿意戴罪立功,重归麾下。
这个过程,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
“曹宏生性多疑,即便你通过初步审查,他也不会完全信任你。”汪小闲沉声道,“他必然会用最残酷的手段测试你的忠诚。你可能需要……亲手去做一些事。”他没有明说是什么事,但在场的人都明白,那可能是刺杀无辜,可能是刑讯同伴,甚至是……自残。
影十三的眼神依旧空洞,仿佛早已将肉身与灵魂都剥离了出去。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在你取得初步信任,被纳入‘影子’候选后,”汪小闲继续道,“你需要设法摸清‘影子’队伍的规模、人员构成、具体任务、以及最重要的——联络和识别方式。同时,尽可能探查真皇帝可能的囚禁地点,以及天尊替身的具体情况和弱点。”
“我们会在宫外策应。”李寻欢接口道,他的目光锐利,“寿辰当日,我们会设法潜入,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并在最关键的时刻,配合你的行动,公开展示曹宏通敌的铁证!”他指了指桌上的鎏金铜盒。
里应外合,一击必杀!这是计划的最终目标。
“但如何将铜盒安全带入宫中,并在百官面前公之于众,仍是难题。”谢颜蹙眉道。皇宫大内搜查严密,如此重要的物证,很难带入。
“此事我另有安排。”汪小闲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或许,我们可以借一借‘势’。”
他没有细说,但语气中的笃定让众人心中稍安。这位隐居多年的师父,似乎还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底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